【家人關係】儀子/母子連心
有孩子跟沒孩子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睡眠了,孩子一呱呱落地,意味著漫長睡不飽歷程的開始,沒有慢慢適應的調整期,只有斷崖式的劇烈變化。
常常熟睡時聽到孩子的哭聲,腦子醒了身體卻沉重得無法動彈,用那最先被喚醒的大腦想著:「寶貝,讓媽咪再睡一下好嗎?」過一會兒,兒子就不哭了,好像他感受到我的意念似的,試了五次大概會有兩三次感應成功,歡天喜地地對先生說起,先生大笑說:「那是因為妳想完就睡著了,聽不到小孩的哭聲。」
也難怪先生會這樣說,有次先生加班晚回家,走近門口就聽到孩子淒厲的哭聲,一開門發現我坐在沙發上睡著了,原本抱在手上剛滿三個月的兒子滾落到地板上哭喊著,從此我家的地板到處鋪滿巧拼墊。
第一次養小孩的媽媽很容易陷入憂鬱。偶爾,兒子在房間睡,我跟先生在客廳,當我說起傷心事而難過不已時,在房間熟睡的兒子會突然大哭,這樣的狀況接連發生好幾次,連鐵齒的先生也察覺這些奇特的巧合。在那之後,又因為想起什麼事感到難受時,先生就會緊張地說:「先停一下,妳兒子好不容易睡了,先不要丟Message給他。」
這樣的意念交流不只發生在嬰兒期。兒子小學五年級時,有天在學校撥了公共電話給我,接到電話前我正在辦公室搬移花盆閃到腰,手上拿著消炎貼布。那是兒子記下手機號碼後第一次撥電話,當下以為他發生意外,握著貼布的手心微微沁汗。電話那端安靜了許久後說:「媽咪,我剛剛比賽跳遠第一名,跳高第二名。」聽完我大大鬆一口氣,原來是報喜,幸好平安。回到家在藥櫃找貼布準備換藥,兒子走到我身旁說:「媽咪可以也幫我貼一片嗎?」他掀開衣服指著他需要治療的部位,跟我的一模一樣。問他怎麼了?兒子說:「早上跳高決賽,最後一跳沒過撞到竿子。」
那是我搬花盆拉傷腰的時刻,生活裡好像就是會存在著一些難以言喻的巧合。我一邊幫兒子貼藥布一邊順勢說:「我們都要好好保護身體,否則你受傷我也跟著受傷,我受傷你也會受傷。」
背對我的兒子似乎也感受到什麼,認真地應下了。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