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媽媽心機】張采薇/餐桌上的父子倆
近日和友人聊天時,她提到父親即將過世時,請她買一碗「以前吃過的很好吃的餛飩湯」。友人買回後,她的父親覺得味道不對,便不吃了。友人告訴我,她覺得極為遺憾,因為台灣的傳統男性多半不愛表達自己的感受,導致家人也無法確知他們的喜好。
這使我想到,每當我辛苦煮了晚餐、做了覺得不錯的料理時,餐桌上的父子倆從未發出讚美。他們總是默默進食,有次我忍不住問這對莫測高深的父子,對我做的料理為何從不稱讚一下呢?兒子邊大口吃著菜肴,邊露出奇怪的表情望著我,說:「煮得好吃不是很正常嗎?為何要誇獎?」先生在旁附議,彷彿覺得我多此一問。其實聽到回答的當下我的內心很受傷,但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應,便只默默想著,以後再也不費勁為他倆的愛好煮美食了。
之後的晚餐,我只買自己喜愛的食物,只做最簡單的料理。奇怪的是,就連我自己覺得煮失敗、不好入口的食物,這對父子依然默默進食,而且幾乎餐餐淨空。我知道先生不吃魚,但我故意把魚肉切碎做成煎蛋,他便吃了。兒子不吃南瓜苦瓜,我如法炮製,他也吃了。有時在餐桌上,看著他們面對那些搞怪料理時,父子倆會心領神會地對望一眼,我便得意偷笑。
反正餐桌上的父子倆對我的廚藝從不稱許,那我也可以天天變化料理捉弄他倆,從中取得樂趣,比起生氣要來得好多了。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