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醫師的診間筆記】陳彥任/深夜的權力鬥爭

「學弟,你今晚睡哪?」在醫院,這是一個很簡單,同時也很麻煩的問題。深夜,當高危險嬰兒要出生,或加護病房要急救,醫師為什麼能瞬間冒出來?事實上,每晚必會有三到五個醫師在醫院值班。簡單地說,負責值班的醫師得整整三十三小時待在醫院守護大家。
當夜愈來愈深,病人們都有自己的病房可以睡,但醫師值班室的床位卻往往不夠。於是,大家抱著棉被,進行深夜的權力鬥爭!
以上是開玩笑的,僅有一間的值班室往往都留給在第一線付出勞力的住院醫師,床是床,桌子是桌子,檯燈是檯燈,讓學弟妹們擁有最好的休息環境,一旦病人有狀況時才能全力以赴。
至於已升級到腦力階級,勞心的學長姊們最喜歡的休息空間是空單人病房,格局方正、環境清幽,還附電視!若是該晚皆平安無事,可以像在家一樣好眠到天亮。但住院的小病人們會優先指定單人病房,根本不可能有空房,於是這樣的美好夜晚已是醫院傳說。
有趣的是,曾有學長最喜歡睡的地方是加護病房。不得不說加護病房真的是數一數二乾淨的地方──使用前後皆會用紫外線燈消毒,消毒後的空間會有種太陽烤過棉被的味道,給人安心又舒服的感覺。那位學長的八字極硬,據說夜夜好眠,而加護病房攝影機監控二十四小時,早上睡過頭,護理長還會親自來叫他起床。
但當我真的成為別人口中的學長,在加護病房卻總睡不安穩,也許是光線影響,也許是想到加護病房中驚心動魄的種種,無論如何就是不習慣。
而學姊們的五星級休息室是超音波室。大家做檢查時那張硬邦邦的窄橡膠床,是學姊眼中的席夢思。只要今晚跟學姊值班,我們透早就會畢恭畢敬地把超音波室的鑰匙放在大酒杯準備好(並沒有),希望一整個晚上都不會麻煩到學姊。
那我最喜歡睡在哪裡呢?怕光又怕聲音的我尋尋覓覓,終於在醫院找到一處零干擾之地,有一秒凹陷的沙發,隱蔽式拉簾確保隱私──就是哺乳室。雖然只是一張單人座人造皮沙發,但關上燈,我整個人蜷縮成蝦子,整間哺乳室就是我的經濟艙。記得第一次坐經濟艙飛紐約的時候,長途飛行讓眾乘客不時左右扭動,我卻睡得好極了。戴上眼罩,這就是我平常值班的樣子。
天就要亮了,大夜班的護理師紛紛打起呵欠,守急診室整晚沒睡的學弟面無血色,腳彷彿可以離地緩緩飄了過來。大家都起床了,該換床單的換床單、該消毒的消毒、該推紫外線燈的推紫外線燈,護理長又要去叫睡在加護病房的學長,醫院的一天要開始了。
●彥醫師的下班筆記:https://www.facebook.com/DrYanNote/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