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之情】楊璧華/請記得我的好
又到了柿子紅的季節了。從小販手裡接過紅柿,一顆才十元,心想真便宜,卻惋惜著愛吃紅柿的人已旅居天國了。
母親走後,今年對年那天尚無紅柿可買,思來想去,買了些水晶餃回娘家祭拜,這是她生前最常叨念想吃的點心。弟弟也早早準備豐盛的素菜擺滿桌,但我眼睛一瞄,舉凡母親平素愛吃的芋頭、鹹粿都沒供上桌,幸好有她一向讚賞有加的西洋梨,為我們做兒女的增添一分心意。
隨著時間過去,痛失摯親的哀傷已淡,師父誦經中場休息時,我與弟妹仍不禁聊起往日母親喜歡的吃食,和各自帶她四處旅遊的趣事,唏噓一番。沒想到提到父親時,我們卻一點也想不起來父親喜歡或不喜歡的食物,甚至記不得有無帶他去哪兒旅遊。
話題瞬間接不下去。
弟弟突然想起童年的雨天,父親喜歡烤鬆餅給大家吃,常引得鄰居聞香而來。到了清明節,廚房裡最忙碌的身影不是母親,而是父親。他一下子瀝乾高麗菜絲、煎蛋皮切絲、炒豆乾,一下子攤開潤餅皮,攪拌花生糖粉。從他手裡端出一樣樣傳統應景的潤餅材料,然後笑看兒孫搶著包潤餅的熱鬧勁兒,他卻總是最後撿剩的一旁囫圇吃去。
妹妹懷念父親煮的咖哩飯,不知為何在別處就是吃不到那特殊的香氣,是缺洋蔥還是蘋果?她也說不上來,害她從此和咖哩絕緣,以免失望勝過期待。
我則肖想再吃一次父親燉的滷肉,讓弟妹們為之側目:「妳不是不吃肉的嗎?」
是的,我不吃肉。但我愛那滷汁澆在熱騰騰的白飯上,配上一顆滷蛋、一塊油豆腐就能滿足我挑剔的腸胃,撫慰我通車上下學的疲累。那是我高中三年,每天放學回家最期待的一鍋。父親離去的這些年,我也曾嘗試自己滷肉,天真地以為吃了這麼多年,憑記憶應該能煮出來,偏偏卻總熬不出那精髓,不得不放棄。都說味蕾是我們人類最真實的記憶庫,這下明白味道已隨父親而去,只能靠記憶憑弔。
父女情緣一世,不擅表達情感的父親離去多年,我們才驚覺對父親的關愛遠不及他對我們的付出,這豈是一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就能搪塞過去的?幸好,不管時光荏苒,不論天氣好壞,總能循著記憶中食物的味道和香氣,感受到父親的心聲:「你們可以一時忘了我,但請永遠記得我的好!」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