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外派太太/等一下,不要急

一群孩子在一起時,難免會有爭執和衝突,有時我會等一下,不急著介入,按捺住焦急,看看孩子會有什麼反應、他會怎麼處理?我沒辦法幫他交朋友,只能讓他自己進行社交學習。
公園裡有那麼多家長和小孩,我長期觀察下來,發現長輩經常跟著孩子亦步亦趨,而大部分父母跟我一樣,眼睛盯著孩子,讓孩子處於視線範圍即可。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在搶玩具,馬上就急著開口:「不要搶東西!」或是「借別人玩一下沒有關係!」我甚至還遇過兩個孩子想拿同一根樹枝,結果旁邊的阿嬤著急開口:「不要搶!」「誰家的孩子啊!(快來處理!)」看到孩子遇到社交障礙,我當然也會著急,但我決定「戒急用忍」。
老二最近很喜歡跟較年長的哥哥姊姊玩,但還不懂要怎麼開口,於是他常用一些奇怪的招式想引起對方的注意,結果有時會嚇到別人、有時會引起反感。
前幾天去公園玩,他對一個男孩大叫,想藉此吸引對方跟他一起玩,結果男孩的哥哥跑出來捍衛弟弟,直說:「你沒禮貌!」但老二似乎還讀不懂空氣,自以為有趣,繼續吶喊。之後愈來愈多的孩子聽到聲音,紛紛靠近,要他安靜,結果他似乎覺得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更開心、更賣力地吼叫。
我看著那些團團圍住他的男孩,有些年紀比較大的孩子甚至伸出手摀住他的嘴,試圖讓他安靜下來,依然徒勞無功。當下我有點擔心,但還是決定忍一忍,現在還不是我出手的時候,於是我靜靜站在老二的後方。不太近,是要看看他要怎麼面對四周敵意的環境,我怕我站得太靠近,他會覺得有靠山而肆無忌憚地繼續吼叫;不太遠,讓其他孩子清楚地看到附近就有大人在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也足以我第一時間阻止過度的攻擊。
我看著等著,老二後來覺得無趣,就自己變成一台飛機跑開了,那成團的男孩自然散去。忽然間,我覺得還好剛才我沒有立刻介入,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危機。回家之後我們一起討論別人的反應和該怎麼應對比較好。
反覆練習後的隔天,我們再去公園,只要提醒一下,他就會用臭奶呆的口音說:「我要一起玩。」教養的分寸拿捏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時該前進、何時該靠近都讓父母親煩透了心。有時可以等一下,等孩子自己長大。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