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磻/斜陽下,相遇名家文學館

太宰治的斜陽館。(圖/陳銘磻提供)
太宰治的斜陽館。(圖/陳銘磻提供)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圖/陳銘磻提供)

漱石山房紀念館。(圖/陳銘磻提供)

2019年六月,小說家村上春樹的母校早稻田大學決定將該校圖書館四號樓內,原本收藏大量村上作品的「國際文學館」,改建為「村上春樹圖書館」。據悉,原先構想定名為「村上春樹文學紀念館」,但村上笑稱自己尚未死去,婉拒以「文學館」美譽。這項計畫後來獲得校友UNIQLO創始人柳井正捐贈十二億日元,由國際級建築大師隈研吾以隧道意象設計、翻修,把占地兩千一百平方公尺的館舍整建為「村上春樹圖書館」(村上春樹ライブラリー),2021年秋落成,館內展出村上著作、收藏的兩萬張黑膠唱片,以及《挪威的森林》原稿等珍品。

這是附屬於圖書館內設置的另類文學館。村上希望這座國際文學館能成為早稻田大學新的文化發訊基地,學生們都能自由自在地找到靈感並加以實現。

於此之前,不少過世的知名作家,後人積極在故里建造象徵至高榮譽的個人文學館,甚或為保留作家生前舊居而改建的紀念館等,收藏與展示文豪著作、手稿、筆紙文具、備忘錄、書齋、寫字桌椅、發表作品的報紙或雜誌剪貼本。如:夏目漱石紀念館、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太宰治紀念館、宮澤賢治紀念館、川端康成文學館等,應運而起,形成全世界擁有最多文學博物館的國家。

斜陽下,失格的人間

青森五所川原‧太宰治紀念館

對太宰治而言,愛情好似永遠得不完全的夢。

名列日本女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首選的太宰治,年輕時別具女人緣,酗酒、尋歡作樂,過著放蕩弛縱,不受制約的生活,他認為活在世間是折磨:死亡是最美的藝術。

少年縱情酒色、心靈矛盾的掙扎,後來竟成他寫作小說的原型。

1909年六月,出生青森川原的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父親源右衛門是松木家入贅女婿,經營銀行、鐵路,富豪人家,因多額納稅而成貴族院議員,致使太宰治少時生活優裕,代母僕人無微不至伺候。就讀弘前高中時,醉心泉鏡花、菊池寬、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發願成為作家。1930年進東京帝大法文科就讀,師從井伏鱒二,後參與左翼運動,怠惰學業,遭除學籍。

緣由心智早熟影響,18歲即進出花街柳巷,與藝妓談情說愛,荒唐、輕浮,大都透支家裡寄送的生活費。21歲與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殉情未遂,遭控「協助自殺罪」,經濟來源遭長兄斷絕,生活困頓,幾度巔疾纏身,舉債度日。1936年出版《晚年》,其中的〈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賞,最後未能獲獎,終日抑鬱。

以行事頹廢被喻「無賴派作家」的太宰治,一生自殺未遂四次。1929年,吞服大量安眠藥,被友人搭救;翌年,誘惑咖啡館女侍投河殉情,女侍亡故,他被漁夫救起;1935年,報考記者未果,前往鎌倉山上吊,受人營救;1937年,攜小山初代到谷山溫泉自殺未果,雙雙救活。

最終,1948年6月13日深夜,因肺結核惡化,痛苦至極,與愛慕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齊赴東京三鷹的玉川上水投河自盡,一周後,兩人用繩索綁在一起的屍體被發現。尋獲遺體當天,正是他39歲生日,也是當地的櫻桃祭。

病態式的自殺遊戲,每次都跟女人有關。

太宰治終其一生未能獲得念茲在茲的芥川賞,留下《人間失格》、《津輕》、《斜陽》等三十多部作品。後人為紀念文豪,於90冥誕的1999年,將櫻桃祭改成「太宰治生誕祭」,故居改名「斜陽館」、「太宰治治疎開の家」,從車站到紀念館,隨處可見與他的小說相關的文學碑。

斜陽館是太宰治的父親於1907年建造的山牆屋頂建築,原為豪宅的斜陽館,最早被用來當大米釀酒廠,一樓11間房,二樓8間房,含附屬建築和庭園總計680坪。

1950年代,斜陽館作為客棧,深受書迷喜愛,1998年,紀念館被買下;2005年,市、町、村合併為五所川原市,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2006年開始營運。

現今的斜陽館,留存太宰治早期的文學物件不多,穀倉改裝資料展示室,收藏作家執筆用具,手稿、書簡、初版書、常穿的斗篷大衣等,順道參訪明治時期檜木製作的建築、書畫、家具,念及他放縱自我的一生,這些展品是僅有的珍貴史料。

國民大作家的貓塚

新宿早稻田‧漱石山房紀念館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1868年出生新宿喜久井町小吏家庭,排序么子,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文學家,人稱「國民大作家」。

著作不多的夏目,每部作品均具代表性:《我是貓》、《少爺》、《草枕》、《虞美人草》、《三四郎》、《從此以後》、《門》、《道草》、《彼岸過後》、《二百十日》、《夢十夜》等。

暮年的夏目追求「則天去私」,1911年,拒絕接受政府授予的榮譽博士名號;1916年,胃潰瘍去世,家屬依照遺願將他的腦和胃捐贈東京帝大醫學部研究,他的腦至今仍完好保存在東京大學:1984年,他的肖像被印在日幣1000元的紙鈔上。

著名的《我是貓》始創於1904年,陸續刊載在《杜鵑》雜誌,直到1907年,舉家搬遷早稻田大學附近的「漱石山房」,全書才告完成。這部長篇小說確立夏目在日本文學史的地位。

《我是貓》是一本透過貓眼揶揄人類生活與文明的小說,沒有被取名的貓,後來竟成日本著名的貓。關於這隻虎斑貓,夏目的次子夏目伸六在隨筆〈貓塚〉提及:「是母親扔掉又爬進來,爬進來又被扔出去的癩皮貓」。

1945年三月,二次世界大戰,漱石山房遭美機空襲燒毀殆盡,夏目後代起居的原址,改建為「漱石公園」,當時即規畫在公園設立夏目半身雕像,以及依據小說《我是貓》製作「貓塚塔」和最初山房走廊的殘留遺跡等。

夏目的一生,大都生活在東京新宿,生前最後九年在漱石山房度過,日本當代著名俳人暨小說家高浜虛子、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等文學摯友經常出入其間,相互切磋、探討文學,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佳話,芥川龍之介還為夏目的書齋題匾「漱石山房的秋與冬」。

往生後,夏目的書籍大部分收藏於東北大學,使用過的文具,收藏在鎌倉文學館,重建的漱石山房,取名「漱石山房紀念館」,呈現夏目的著作、墨寶、寫字間原貌、手稿筆跡、藏書、文房四寶、寫作用品等遺物,是為紀念夏目誕辰150周年而建,2017年9月開館。

主建築後方「漱石公園」設置文豪半身雕像,復原《我是貓》的貓塚石塔、道草庵等。一樓尚有文學屏風、咖啡座、販賣部,販售文學商品:夏目著作、一筆箋、漱石書籤、漱石稿紙、印有夏目專用稿紙的T恤等。

矗立貓塚,象徵《我是貓》與夏目之間的因緣,不禁聯想這隻擁有比人類更能看清逸民愚昧賦性,能觀察人類言行,卻連老鼠都抓不到,沒名字的貓,一旦看穿人心無趣,覺到人世無聊,偷喝啤酒,失足掉進水甕淹死,意味夏目對大惑不解的人性,只能以表象遮掩苦澀,用詼諧傳述悲痛。夏目形容:「這部書,既無情節,也無結構,像海參一樣無頭無尾。」無怪紀念館到處可見貓影。

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大阪茨木‧川端康成文學館

1968年,時年69的川端康成,歷經人生無數波折與創作煎熬,終於憑藉《雪國》、《千羽鶴》及《古都》三本著作榮膺國際最高盛譽的諾貝爾文學獎。他在3至18歲度過青少期苦澀歲月的茨木市,特別贈予「茨木市名譽市民」,表揚這項引以為豪的成就,並於1985年,川端辭世後十三年,在茨木市設立「川端康成文學館」,用於讓市民認識與熟悉川端及其作品,且於每年6月14日生誕紀念日,在館內畫廊舉辦文學特別展、當代文學講座、藝術家作品展。

從茨木車站按圖索驥以散步心情,沿「川端道」走到川端康成文學館,腳程約二十分鐘,雖則小累,但見沿途路樹綠意鮮盎、景致優雅,沁人心脾不已。

與元茨木綠地對鄰的文學館,占地500平方公尺,由茨木市政府撥款營運,管理員三名,臨時工二名,入館無料。館內展示:諾貝爾文學獎章、受獎巨幅照、生前活動寫真、伊豆旅行穿著的斗篷、生活遺物、書信、手稿、字畫、著作、初版書《淺草紅團》、著作譯本、初作〈十六歲的日記〉生成原委、編輯的文藝雜誌等四百多件,以至壁板介紹童年跟祖父母生活在三島郡豊川村的住宅模型。櫃台出售川端作品相關的多樣文學商品,館刊、明信片、資料夾等。

文學館保存幾本過期雜誌,其中,1923年創刊的五期《文藝春秋》,是川端的文學恩師菊池寬創辦的刊物,川端身為編輯同人,兼任作者,他與夫人秀子相識,即是緣於這份刊物的關係。其他保存的雜誌尚有《文藝時代》,這份刊物是川端大學畢業後與橫光利一等人創辦的雜誌,是新感覺派的大本營,存列五期;1924年出版的創刊號,由川端執筆〈發刊詞〉,他在文中大膽聲稱:「《文藝時代》誕生的目的,是新作家對老作家的挑戰,可以說是一場破壞既有文壇的運動。」

自幼孤苦的川端,雖則一再拒斥與現實社會接觸,卻又一邊在文字領域,編織屬於人性本質的歧異世界,他喜歡《源氏物語》、《枕草子》這些平安時代遺留的古典文學,深刻影響日後創作。他闡明寧靜幽玄的寫作風格,以及東方世界特有的人文情愫,對後世日本新文學運動的發展帶來清新典範,評論家讚譽他是「日本新感覺派」文學家。

19歲,川端寫下膾炙人口的《伊豆の踊子》,從此作品不斷,《美麗與悲哀》、《山の音》、《雪國》、《千羽鶴》、《古都》、《睡美人》等鉅著,不僅使他聲名大噪,《伊豆の踊子》先後六次搬上大銀幕、《雪國》連續七次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1970年六月來台訪問、演說的川端,1972年4月16日,在三島由紀夫切腹自裁十七個月後,於公寓銜含煤氣管自盡,「無言之死,是無聲之語」,一代文豪棄世,未留隻字遺言。

閒坐油菜花棚聽龍馬

大阪八戶里‧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1923年出生大阪浪速區西神田的司馬遼太郎,記者、小說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先後擔任新日本新聞社、產業經濟新聞社記者;1960年,小說《梟之城》獲第42屆直木賞;1996年去世。為承續其對歷史「思無邪」的創作精神,地方人士提議將東大阪八戶ノ里故居改建紀念館,2001年開放,由司馬遼太郎紀念財團營運。

本名福田定一,筆名司馬遼太郎取自《史記》,自喻「遠不及司馬遷」,是文學地位崇高的小說家,公認大眾文學巨擘、日本最受歡迎的國民作家,更是中流砥柱人物。

占地2300平方公尺的紀念館,比鄰兩幢樓房,一為故居,另一紀念館;司馬居此寫作三十年。

購券入園區,穿越林木搖曳的庭園,迎面開展一片油麻花圃,右側,玻璃窗可見司馬書齋,想見作家筆耕身影,竟有風吹愉悅的愜意好感,不禁喟嘆到訪台灣三回,國民大作家的文學丰采。

書房至今保留司馬寫作的景象,那是生命動能,依稀可見小說家憑藉書寫,讓歷史人物、史事躍然紙上,結集成一部部血淚交織的生動作品。

順路後花園尋「花供養碑」,書齋小徑日暈灑滿地,冬寒在如海的天空呼嘯,油菜花圃人聲阻絕,冷風襲來涼意,閒坐棚下,彷彿聽見無上尊貴的文學鐘聲,悄然撞進心中。禮貌周全的義工繞道小徑,前來相告,專程到紀念館參訪的台灣遊客甚多。是嗎?欣喜之餘,深信司馬生前最愛的油菜花,絕不會從眼前消失。

自穿堂進展覽館,這是安藤忠雄設計,綠蔭交織的館舍,初入光影疊映的圓弧玻璃帷幕迴廊,彷彿穿越時光通道,大把陽光毫不吝惜投射進來,人和日光匯聚一幅明亮畫景,這光、那影,翩翩悠悠,旖旎溫柔,宛如《萬葉集》:「少女晾織布,多摩川濱;為何越看,越是愛煞人。」

安藤忠雄援引日照蔭覆高牆,打造書起處似泰山壓頂的三層樓書牆,六萬冊藏書和司馬不同版本的著作存放書架。義工解說:偶然機會,發現書牆一側的壁面,出現一塊淺黑顯影,狀似坂本龍馬肖像,竟也促成一段佳話。親眼目睹懸掛書架上的舊報紙,披露牆面映現龍馬的人頭形影,不禁讚嘆宏偉的書牆,魅力無比,連龍馬都來拜見。

此外,展覽室還展示手繪手稿、自畫圖、紙箋、眼鏡、鋼筆、頭巾等物品。大廳播送NHK電視影像;文學商品區販售手提書袋、書籍、紀念書籤、館刊,俐落大方,十分氣派。

司馬的文學側重幕末歷史,如:德川家康、坂本龍馬。1966年,《龍馬がゆく》、《盜國り物語》榮膺菊池寬獎;1993年獲文化勳章。1996年腹部大動脈瘤破裂,病逝大阪病院,享年72。一生懸命報導,終身成就盡全寫入書牆;排列齊整的曠世鉅著,如藝術畫景,瞻之在前,仰之彌高。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散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達瑞/讀

劉亦奇/小葉欖仁

辛金順/蹤跡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