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沈志方/東海郵局前的小石墩

東海郵局前的小石墩。(圖/沈志方)
東海郵局前的小石墩。(圖/沈志方)

天剛亮不久,我就來到母校銘賢堂。我為斂眉低簷的而來,為初醒的大寧靜而來。

我也為前的小水泥墩而來,四十多年的風化,它們瘦了。對許多人而言,東海的路思義是象徵,但我不能不偏愛每天必去、還不只去一次的郵局。那時人少,四年進出,也許所有的東海美女都在郵局驚豔過?第四堂下課後眾人轟轟而至,取信領包裹的、塞小紙條到信箱的、看社團通知的……門口那七個小石墩讓人迫不及待的坐下拆讀。許多小海報板就斜斜擱在腳邊,建築系的有時就直接將小模型放在上頭以廣周知……那些小石墩是無可替代的風景。

那些小石墩曾是無可替代的風景。民國106年10月29日舉辦畢業40周年聚會時,我特地去郵局前的小水泥墩坐了一會,撫今傷昔,只要沒人,四周便有化不開的舊日情懷。有一些感觸曾記在當日臉書:

「東海郵局可能受限於業務總額及校園規畫,幾乎沒什麼變動──在習慣興滅快速的淺碟子現實裡,一座不變的『中原鏢局』建築,彷彿能沉澱出一些比較永恆的東西,一些文化與歷史的積累。我想像一甲子以來,多少前賢如曾約農戴君仁徐復觀祁樂同陳其寬杜衡之羅芳華謝培德張怡慈漢寶德……甚至想像如馮以堅杜維明王孝廉……諸先生年輕時亦曾在此出入,想像如趙滋藩劉國松楊牧在此寄出論畫論詩論文的稿件,這小小郵局頓然巍峨起來……」

而郵局也終於在民國109年11月2日遷移了,留下一些代辦業務,一處打卡軀殼。風過樹梢,我彷彿聽見許多年輕時的聲音。

當然我也喜歡郵局正對面的銘賢堂,低簷大器,彷彿斂眉不語的高手。那時它始終敞著門,任四季的山風與人穿進穿出。我在那聽過錢復溫潤理性的演講、看過雲門初期的舞蹈,還和同班Jonathan Chao演過《藍與黑》話劇。

銘賢堂後門種著兩株大樹,一株是槭樹,另一株還是槭樹。槭樹枝椏冬天有種蕭瑟的美,夏日茂密的綠葉如掌,我愛坐在樹下讀信,讀自己剛寫的詩,風來時聽著樹梢嘩嘩的掌聲,小小的快樂便被塞得滿滿的……

四十多年後,那些四方形小水泥墩與我俱老矣。它們稜角變得有些圓了,露出水泥下的石礫,我用手掌慢慢輕撫過去,啊,什麼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木石無心,猶不免如此,在風刀雨箭裡匍匐過來的那些東海人呢?我們見證過彼此的風華,此刻唯有小石墩與我彼此沉默……

沉默散去,便是大寧靜。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郵局 建築 女生 蔣勳 小品文 林懷民 貝聿銘 教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幾米/空氣朋友

鄭如晴/水晶公寓

鍾玲/兩位唐朝女禪師:元機尼師、實際尼師

聯副/中年的覺悟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