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翻譯研究】羅青/妙妙喻說翻譯(下)

推薦書:余光中《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九歌出版)

為了糾正上述這種急就章「公式化翻譯體」之流毒,他條列了幾則精警的「禁忌」,提醒譯者、讀者。我將之略微修訂整理,成為下面八大「鐵不」(taboo忌諱):不可「見when 就『當』」、不可「見if就『如果』」、不可「突然 +『地』」、不可「『被』挨打、『被』聽見」、不可「『的的』不休」、不必「『關於』這件事」、不必「『作出』貢獻、『進行』討論、『作為』……」,最後,「各種代名詞如『it』……之類可不譯」。

這些「鐵不」,如今不只針對譯者,同時作家也適用。現在大家常看到這種句式:「我被家人告訴我的朋友所出版的關於藝術的新的書已經被販售了。」經過「鐵不」八叉一掃,整整掃去十一個廢字,成了「家人告訴我朋友出版的藝術新書已上市」,讓人頓覺神清氣爽,一目了然。

當然,中文惡性西化的,不只上面這些。在〈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一文中,余先生一口氣,又條列了五十一條例句,逐句逐字大動,連批帶改,企圖拯救「出沒於三分善性七分惡性西化地帶」的譯者與作者。

筆鋒一轉,他開始推崇梁實秋、、夏濟安、喬志高、王佐良、王力、湯新楣、陸蠡、張愛玲等名家,尊為善性西化的典範。同時又不客氣的舉例指出,五四以來名家名文的冗贅之處。一群不斷入選教科書的常客,如徐志摩、朱自清、俞平伯、冰心、郁達夫、聞一多、曹禺、艾青……等,作品經過余先生火眼金睛一照,頓時顯得破綻百出,紊亂欠通,既不堪細讀,更遑論背誦。甚至連大家如魯迅、周作人兄弟,都不時馬失前蹄,無法倖免,又何況何其芳、穆旦之輩……文字常含砂石,蒸也蒸不熟、煮也煮不爛,實在教人難以下嚥。

壞的例子,讀過心生警惕就好,不必時時複習;好的例子,百讀不厭,值得不斷推敲又推廣。余先生舉錢鍾書《談藝錄》譯拜倫情書一段為例,讚嘆他「譯來去蕪存菁,不黏不脫,非僅曲傳原味,即譯文本身亦可獨立欣賞,足稱妙手轉化(adaptation),匠心重營(re-creation)。」原文如下:

Every 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拜倫致其情婦(Teresa Guiccioli)書曰:「此間凡百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離別,去者不如留者神傷之甚也。」

所謂「神形譯法」,此之謂也。

五四白話文運動,1919年轟轟烈烈登場,名家名作,鑼鼓喧天,各顯神通,匆匆已過百年。到如今,散文史不重編,也得改寫。時間巨流啊浪淘沙,淘得黃金屬誰家?且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4. 翻譯藝術何處尋?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盛,機器翻譯,順勢而起,口譯筆譯,如機槍掃射,連發而來,上網一搜,有求必「硬」──真是「硬譯」滿天飛也。

吳炳鍾、喬志高、蔡思果……幾位譯界耆老,十幾年前,都已相繼謝世。他們縱談英語流變,博審譯事良窳的文章與講座,再不可得。前輩論學,敬業樂群,於一譯之訛,半字之差,必詳加分析,細心權衡,以求補救之道,如此啟迪愚頑之藝,嘉惠後學之心,如今也已成為絕響。

近幾年來,報章雜誌,談翻譯的稿件,基本完全絕跡。聽閱大眾,手機一握,就可以眼觀世界,耳聞寰宇,大家一味,爭分奪秒,貪多求快,口腔入,肛門出,其結果是,充耳不聞,過目即忘,機器翻譯也就機器翻譯吧,因為像這樣,以機器讀機器,兩相無涉,又有何傷。

這不禁令我又想起余先生的名言妙喻:「直譯、硬譯、死譯,充其量只能成為剝製的標本;」他如此類比道:「一根羽毛也不少,可惜是一隻死鳥,徒有形貌,沒有飛翔。」(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錢鍾書 腫瘤 聯副書評 手術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張讓/不為老師流淚

沈珮君/黑洞(與媽媽一起看身心科)

李梵/腿合起來

彭紹宇/在塵世中,尋找令人心神嚮往的奇美拉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