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聲與旋律碰撞 向陽金門坑道音樂節誦詩圓夢
在台灣唸謠「白鷺鷥」的弦樂四重奏聲中,詩人向陽今天在金門翟山坑道朗誦他的詩作「阿爹的飯包」。人聲與旋律的碰撞,讓向陽在這場全球無法複製的音樂會中,圓了演出夢。
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的坑道音樂節,今年邁入第13屆。與坑道音樂會藝術總監張正傑有多年交情的向陽是首次參與,除了「阿爹的飯包」流露出濃郁思親之情,向陽還帶了專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創作的「告別」詩作。
在「告別」末尾,向陽抑揚頓挫唸出「在恐慌和驚嚇之間,撒一把鹽 ,我們告別所有鬱悶與熬煎」,激勵世人,疫情即將遠颺。
演出後,向陽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年輕時當兵就很想到金門,今年終於有機會參與已辦理13年的坑道音樂節,坑道裡乘著竹筏在水面上讀詩、聆聽悠揚樂音,這是全球無法複製的經驗,令人相當興奮。
他說,看到堤岸旁的聽眾在節目進行時安靜聆賞,全場演出結束後才鼓掌,展現的高素質,他讚揚不已。他與張正傑結識已30年,兩人很有默契,感謝張正傑邀請他參與這麼有水準的音樂會,也讓更多人看見他的詩作。
今年坑道音樂節的2大主題,分別為「和平的渴望」與「希望的曙光」,張正傑認為過去1年多來的疫情,造成全世界極大影響,對未知的恐懼,也不禁讓人們開始對生命有了不同省思,更感受到和平與健康的重要,因此,特別邀請向陽及音樂家透過音樂省思生命、為世界帶來曙光。
參與的音樂家有女高音黃莉錦、台灣首席雙簧管家謝宛臻,結合弦外之音室內樂集,包括知名小提琴家李宜錦、張芝庭、中提琴博士徐曉虹。演出曲目出自「茶花女」及「波希米亞人」等歌劇,還有貝多芬、德弗札克、舒伯特等大師作品,更有台灣民謠「六月茉莉」等。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楊金臻表示,坑道音樂節吸引不少樂迷特地跨海前往欣賞,今、明兩天共演出6場次,每場次約200人,其中來自台灣的聽眾約有7成,為金門增加不少觀光遊憩效益,並已成為金門最具代表性音樂活動。
曹姓旅客說,她專程從台灣前往聆賞坑道音樂節。還有多名遊客表示,明天還要前往聆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