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知名的台灣童書Guji-Guji 18年後出版續集

由繪本作家陳致元於2003年創作的「Guji-Guji」,描述一隻在鴨子家庭中成長的鱷魚追尋自我的過程,可說是國際間最知名的台灣本土童書。該書榮獲瑞典Peter Pan Prize小飛俠圖畫書獎,在全球超過16種語言翻譯出版,陸續被瑞典、紐西蘭、西班牙等多國劇團改編為兒童劇演出,並創下台灣第一本原創圖畫書改編兒童劇登上紐約藝術舞台演出的紀錄。18年後,「Guji-Guji」終於出版續集,陳致元在疫情時代完成「Guji-Guji不見了」,本月由信誼出版社出版。
「Guji Guji」敘述一隻名叫Guji Guji的鱷魚,陰錯陽差誕生在一個鴨子家庭。面對鱷魚的入侵,Guji Guji掙扎於自己到底是鱷魚還是鴨子,最終牠擊退敵人,並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鱷魚鴨」。
陳致元表示,「Guji-Guji」源自一次與幾位外國友人的旅行。在那次漫長的旅行途中,每個人都分享著彼此的故事。其中一位從小被白人領養的美韓混血兒,娓娓述道他在白人家庭、社會長大,遭遇過許多自我認同以及被人排擠的困境。他深受震撼:「我希望孩子能學習包容不同的人與事物,以更寬廣的心胸去看待世界,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一種奇蹟,都值得我們的尊重。」回來後便創作了「Guji-Guji」。
每一次和小讀者分享這個故事時,總有小朋友睜大眼睛問:「Guji-Guji、蠟筆、斑馬、月光,再來呢?」當年提問的小朋友已成大學生,陳致元始終沒有忘記這個約定,在疫情時代完成「Guji-Guji不見了」。
「Guji-Guji不見了」描述Guji Guji被送到馬戲團,被要求從早到晚練習表演。可是,Guji Guji不會走繩索、滾球、盪秋千、丟瓶子,沒有一樣表演做得好,氣得馬戲團團長將他關起來。鴨子湖的家人和朋友,發現Guji Guji不見了,一場拯救Guji Guji的行動於焉展開。陳致元藉由Guji Guji到馬戲團的故事,帶孩子看見馬戲團動物被非法對待的處境,讓人心生不捨,省思人類的自私行為,油然升起為保育動物盡一份心力的決心,學習善待與尊重每個動物的生命。也希望讓孩子在閱讀之中享受愛、親情與冒險,引起共鳴和討論,擁有面對困難的正向力量。
為迎接18年後到來的嶄新鱷魚鴨,信誼基金會特別在小太陽親子書房布置鴨子湖的情境,親子拍照打卡上傳FB便可以獲得精美限量禮物。並在信誼親子書房、誠品書店、蔦屋書店、台南市立圖書館等,規劃了一系列的親子故事分享和作者陳致元塗鴉見面會,邀請大小朋友同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