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文化轉換藝術畫作語彙 屏東美術館雙個展登場

屏東美術館「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安力.給怒、宜德思.盧信雙個展」今天開展,此展為現正於瑪家鄉「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展出的《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的平行展之一,由2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繪畫創作近50幅作品,在回溯與展望之間,啟發眾人對原住民文化符號的新視野。
縣文化處指出,2021年最大規模的原民當代藝術展《我們與未來的距離》,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推動,結合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的藝術家駐園創作計畫,邀10位藝術家於文化園區駐村創作,20位藝術家展出作品,從主展區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延伸至屏東185線道及台24線共9處展覽場域。
來自泰雅族部落的安力・給怒,以藝術家及牧師身份,見證著基督信仰與族群文化,以及自我的生命故事;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與裝置,作品以基督信仰為内在精神,以原住民傳統文化經由當代性轉換後的藝術語彙為創作語言。展出23件作品,有2件新創作油畫作品首次發表。
宜德思・盧信來自花蓮紅葉部落,她的作品給人隱居式的美感,繪畫好像一種自我生命的修行,這次展出24幅創作 是2002年至2019共18年來的作品回顧,在早期的「心臟」系列作品,描繪她之於自己原住民身分的情感認同;而圖紋的運用,也從過去寫實的意義轉化成某種感性的詩意符號,作品始終保持一種純粹性的美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