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勤/花都巴黎的城市巧思

(文/黃忠勤,輯/一刻鯨選)
巴黎,包含著許多人對美好城市的嚮往,也有著花都、藝術之都的名聲,但是這樣一個享有盛名的都市,其實也有過醜小鴨變天鵝的經歷,這一段歷史就是在1853到1870年代,由拿破崙三世主導的「巴黎城市現代化」。
原本的巴黎城市和現在有很大的差距,當時不僅房屋老舊、巷弄狹窄陰暗、許多人工大大小小的河流流經都市,市民垃圾也直接往裡面倒,所以不僅僅是治安容易出問題、連基本的清潔衛生都做不好。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巴黎執行了城市現代化,從原本的12個區,拓展為20個區,從圖片上可以看到,沒有數字、顏色比較深的部分,就是我們所謂的郊區,所以他把郊區,很多其他的城市、小城、小鎮全部納入巴黎這個城市的範圍。
將近20年的時間,拆掉了違章建築、小街道、小巷子,做出很多的我們所謂林蔭大道,也才有空間容納新的建築,慢慢變身成為我們所熟悉的巴黎。
在當時的城市設計裡還有一個概念,就是「城市的家具」(Mobilier urbain),拿破崙三世跟執行城市現代化的歐斯曼爵士都覺得說,城市就是像家裡的客廳一樣,所以我們也要有很多大家看得到的所謂城市的家具。
所以我們在大道旁邊可以看見貼滿各種宣傳物的Morris柱子(莫里斯柱)、富有城市人文氣息的書報攤、精雕細琢在街上提供給市民飲水的小噴泉飲水機、綠地公園裡的長凳,當然還有在夜晚閃耀,漂亮的燈柱。
這就是花都巴黎的華麗變身,大家今天看到的巴黎,基本上延續著100多年前的設計,流傳至今,也成為許許多多藝術家歌頌傳揚的美好城市。
.作者|黃忠勤
旅居法國20多年,法國國家級藝術導覽員,獨立藝文顧問與藝文講師,積極協助台法的藝術文化交流。
.更多 黃忠勤的印象派年代的花都巴黎(法國的城市生活美學與藝術流派)內容|點我下載聆聽
.一刻鯨選
由一群熱愛生活、喜愛聲音的深海鯨編們組成的團隊,每日每日,在知識深海裡優游,努力地將滋養心靈的點滴化作聲音,只願能與您分享一刻的感動。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infmnet/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