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金庸書房來台 王榮文:了解金庸武俠為何超越傳統

真理大學換鎖阻止作家張良澤進入其一手創立的文學館,引發關注。近年大學成為台灣保存史料文物的重要據點,但也出現不少問題。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表示,大學常因校長更迭理念不同,影響文物的長期保存。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日前爭取到一批金庸文物,朋友建議他捐給大學收藏,但他認為大學資源有限無法長期妥善保存,希望有企業挹注資源,或是企業和大學合作收藏。
公部門收藏空間有限,許多無法進政府典藏空間收藏的史料轉進各大學,如此次引起爭議的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但大學人力物力有限,保存史料問題頻傳。如北藝大保存的音樂家李哲洋史料,去年便發生遭水淹損毀的憾事。
杭州、香港都有金庸紀念館。王榮文認為,金庸生長於大陸、在香港創立事業,但台灣是金學發揚光大的關鍵地,也應設置金庸紀念空間,因此說服金庸遺孀將金庸書房的擺設、書籍、文獻等,移到台灣收藏,目前正在尋覓收藏方式。這批文獻包括金庸創立明報時的帳本、上萬本金庸藏書、書信與黑膠唱片等,相當珍貴。
王榮文觀察各大學保存史料的成績,認為東華大學的「楊牧書房」與政大的「陳芳明書房」最完善,從空間到活動規畫都相當用心。他認為,這是因為這兩間「書房」都有企業贊助。文訊雜誌保存了一甲子台灣文學史料,近年也得到企業贊助。封德屏分析,大學每任校長對文物館的看法和支持不同,影響史料保存的一貫性,真理大學便屬此例。但企業贊助除了資源足夠,也有明確契約與規劃,反而能妥善保存史料。
金庸博學多才,所涉獵的領域包括電影、音樂,收藏不少黑膠唱片。王榮文認為,這些嗜好是讓金庸的武俠小說超過傳統武俠小說、獨樹一幟的重要原因。這批金庸文物若能在台灣妥善收藏,如成立金庸紀念館或書房,可以提供學者用新的角度重新研究金庸。
王榮文表示,看到金庸收藏的黑膠唱片,想起某年陪金庸在香港看京劇,上車良久,金庸不置一詞。之後金庸解釋,當晚他來聽戲是因為要聽某個新曲牌,必須在耳朵裡回味一遍,因此沒説話。「金庸不只過目不忘,也過耳不忘。」也許金庸所收藏的黑膠唱片,能啟發金學專家從音樂的角度研究金庸作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