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誰把喜變囍?從走馬燈說起…

婚禮上常見的「囍」字,你是否曾好奇,怎麼變成「囍」字?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史博有囍─喜字喜事館藏線上展」,透過多項古今喜慶文物,除了介紹雙喜由來,還有婚俗的起源與演變。此外,還舉辦「喜事喜物徵集IG活動」,徵集難忘的喜事與喜物。
「囍」字相傳跟宋朝的王安石有關。王當年赴京趕考途中,路過馬家莊,見到馬員外出了一副「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的對聯,並徵求下聯;會考的主考官則是出了「飛虎旗,旗虎飛,旗捲虎藏身」,要求對下聯,讓王安石立刻想起馬員外的上聯,以「走馬燈」來對「飛虎旗」。
之後,王安石來到馬員外家,以「飛虎旗」為下聯,對上聯「走馬燈」,馬員外以為這是王安石的即興創作,很有才華,便將女兒許配給他。成親當日,王安石接到中進士的喜訊,因為喜上加喜,就寫了雙喜字於門上,從此「囍」字便在民間傳開。
然而後世考證,王安石僅一位夫人,姓吳不姓馬,出生於金溪書香世家,與王安石是遠親,認為王安石的「囍」字與史實有不合之處。
不論「囍」由來為何,此字已成吉祥圖像中不可缺少的象徵,正式明定於婚禮中使用,則要等到七○年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訂定於「國民禮儀範例」一書中。史博館表示,這次將以「喜」的字形字義為起點,透過館藏的喜慶文物,及民眾所提供的喜事喜物,讓大家分享喜事喜物帶來的好運及喜氣。「史博有囍─喜字喜事館藏線上展」網址: https://journal.nmh.gov.tw/marriage/index.html。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