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灣第一首競選歌曲 詩人路寒袖:羅文嘉只要四個字

台灣第一首競選歌是誰寫的?怎麼來的?詩人路寒袖在新詩集「有夢最美」中解答這個謎。台灣第一首競選歌曲是1994年的「台北新故鄉」和「春天的花蕊」,是他為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所寫。
路寒袖昨天發表台語詩集「有夢最美」,他在書中說起創作「春天的花蕊」等兩首歌曲的因緣。當時他和羅文嘉並不相識,羅文嘉告訴林錦昌,聽到路寒袖為潘麗麗寫的「畫眉」,想找他寫競選歌曲。路寒袖問林錦昌,羅文嘉想要甚麼?羅文嘉給了四個字「快樂,希望」。
路寒袖寫完「台北新故鄉」和「春天的花蕊」,交給負責作曲的詹宏達,一周後,詹宏達便完成。羅文嘉問他:「甚麼時候可以錄音」,他問是否要問陳水扁的同意,羅文嘉回答,這件事是阿扁交代他處理,他不會有意見。
沒想到,「台北新故鄉」和「春天的花蕊」造成大轟動,從台北市長的競選歌紅到全台灣都在唱,甚至引起台灣選舉的新風潮,造成候選人認為,若無競選歌曲,選舉就先輸一半。
四年後,陳水扁欲拚連任,他再找路寒袖寫新的競選歌曲。但路寒袖覺得他的想法已在「台北新故鄉」和「春天的花蕊」兩首歌中說得差不多了,因此足足花了一年才寫出「有夢最美」。寫完後,林錦昌希望他為這首歌做響亮的標語,他就將這首歌曲最理想的兩句副歌歌詞「有夢的人上蓋媠(美)/希望永遠伴相隨」濃縮為「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標語。
沒想到,「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變成「國民語言」,從賣房子、賣車、賣CD、到珍珠奶茶店、女子髮廊……甚至中國的古裝武俠連續劇,都有「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對話。廣告教父孫大偉曾盛讚,「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是台灣史上最卓越的競選詞彙。
從此,路寒袖成為台灣競選歌曲專業戶,14年來寫了18首競選歌曲,包括陳水扁兩屆的總統選舉、謝長廷兩屆選高雄市長、蔡明憲選台中市長、廖永來選台中縣長連任、游盈隆選花蓮縣長、李應元選台北市長,以及陳其邁選高雄市長的競選歌,「這18首競選歌曲就是一本旋律振奮又自信的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