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認識台灣歌謠的生命史 莊永明最後遺作國台交11月出版

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8月7日辭世,享壽79歲,今舉行追思會。總統蔡英文總統親自出席追思會頒贈褒揚令,由莊永明老師的女兒莊樹渟、莊樹嵐代表受贈,文化部長李永得亦到場弔唁。
文化部指出,莊永明成長於文化底蘊深厚的大稻埕,雖未受學術訓練,卻以自學與獨樹一格之文筆成為文史大家,60年代陸續於報刊雜誌發表文章,撰有「台灣第一」專欄。莊永明投入台灣史撰述逾40年,著作包含「台灣第一」、「台北老街」、「台灣紀事」、「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世紀回味」、「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等書。
此外,莊永明長年主持「大稻埕逍遙遊文化資產巡禮」導覽活動,體現以空間理解歷史之本土歷史方法學,致力推廣本土文化,建立以庶民歷史記憶為核心之當代文史典範。
李永得表示,為協助文化部重建台灣音樂史政策,莊永明去年接受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不但於今年完成「台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〇」專輯中120首台灣歌謠樂曲解說、故事,甚至在病榻上仍不忘完成最後的總論。
莊永明生前曾表示,「我一向主張,歌謠除了聽、唱之餘,必須去『讀』,認知每一首歌謠的『生命史』。」國台交將於11月出版他的最後遺作—「台灣歌謠傳鄉情」專輯。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