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數位時代出版已死?鄭麗君:出版是數位社會的戰略性產業

文化部日前預告「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修正草案,明定實體、數位圖書,不論自製或翻譯、進口,均得免徵營業稅,效期可達十年。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透露,文化部為了此一政策,跟經濟部斡旋近三年,而最後的結果等於宣告「出版是數位社會的戰略性產業」。
鄭麗君昨擔任「出版人小聚」主講,與上百位出版人共聚一堂,談她任文化部長期間推行的出版政策,以及在數位時代出版業所面對的衝擊和因應之道。她認為,數位化不只是科技的變革,而是持續進行中的社會轉型,「數位社會是創新型社會,其根本便是文化力;要迎向創新性社會,創作與知識生產才是根本,而出版產業是數位社會的戰略性產業。」
鄭麗君指出,部長任內的目標之一是重建文化產業生態系,以六大政策完備出版產業,包括成立文策院、提升對創作的支持、將台灣出版推向國際、試辦公共出借權、推動圖書銷售免營業稅、支持數位出版平台發展、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等。
她認為,回應台灣當前重要挑戰有兩項法寶:軟實力與暖實力。台灣必須透過文化、教育及科技的結合,發展知識經濟、建構創新體系,以培養「軟實力」回應創新型社會的需求。而一個創新型社會需要讓人在社會中得到發展機會,需要個人與家庭在社會中被充分支持,並大幅擴充政府對家庭與個人公共責任的承擔,這就是「暖實力」。
有聽眾提問,為什台灣的老街長得一模一樣?文創產業也經常高度類似?鄭麗君認為,這是整個文化生態體系的問題,「不能怪罪地方政府長出這樣的東西」,因為地方政府擁有的權利不足,必須東拼西湊爭取才能找到足夠預算,因此無法做出更好的設計。
還有聽眾問,受疫情影響,明年的台北國際書展還能不能順利舉辦?鄭麗君妙答:「這問題必須問李永得,但只要有舉辦,我一定參加!」贏得熱烈掌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