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紐約席格對話節目邀台灣劇場人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藝文界,東西方表演藝術從業人員該如何自處,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席格劇場4月起開播的「席格對話」節目,將邀請台灣劇場人分享現疫情況與對未來的期待。
文化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席格劇場(Martin E. Segal Theatre Center, Graduate Center, CUNY)總監法蘭克.韓胥克(Frank Hentschker),自4月起開播「席格對話」(Segal Talks)系列節目,邀請各國劇場人分享藝術界及劇場人面臨的處境及社會文化觀察。
文化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席格劇場合作,邀請台灣劇場工作者周東彥、舞蹈家陳武康及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理事長洪凱西,參與台灣時間9日凌晨的「台灣單元」節目直播,與全球劇場人分享台灣藝術家及劇場人如何面對疫情衝擊。
韓胥克在紐約確診病例一路升高的同時,醞釀規劃「席格對話」系列節目,運用網路科技創造各國劇場人對談機會。韓胥克的想法來自19世紀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名言:「新時代需要新的劇場形式」(New Times need new Forms of Theatre)。
韓胥克與HowlRound劇場網路平台合作,透過跨國、跨文化、跨時區的線上直播形式,讓不同地區卻同遭疫情影響的劇場人聊聊各國處境,提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劇場人彼此認識、互相打氣的平台。
目前「席格對話」已陸續邀請各國劇場重量級人物參加,包括紐約知名劇作家、演員、導演泰勒.麥可(Taylor Mac),美國全才創作教母級作曲家兼製作人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德國知名導演歐斯塔米耶(Thomas Ostermeier)、義大利劇場夫妻檔馬丁內利(Marco Martinelli)及蒙他娜利(Ermanna Montanari)等,每場對談影音將在直播後,收錄在HowlRound平台及席格劇場Youtube頻道。
洪凱西表示,這個機會很可貴,可讓國際知道台灣現狀,「其實台灣跟全球一樣,各業停擺,藝文也不例外,但相較之下,台灣的文化紓困案算是超前部署。」
洪凱西說,面對這波全球疫情,多少金額都不夠,這也是事實,「但危機是轉機,疫情可以迫使大家思考不一樣的生存法則,也可以期待台灣表藝生態系可以更上一層樓。 」
周東彥、陳武康及洪凱西將參與的「席格對話」節目,直播時間是台灣時間9日凌晨0時,節目長度1小時。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