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戲劇導覽」 逛博物館像進劇場
「沉浸式劇場」是劇場界最夯的形式,讓觀眾成為戲劇的角色之一,透過角色扮演深入戲劇。此一「沉浸式體驗」也吹入博物館體驗教育,包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博)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科教館),皆邀請小學生擔任戲劇導覽員,以戲劇形式導覽展場、與觀眾溝通互動;小觀眾逛博物館彷彿欣賞一場戲,自己也成為角色之一。
台史博與台南市和順國小合作的「歷史戲遊趣—小學生戲劇活動」,本周粉墨登場。活動包含三個歷史主題段落表演:「唐山過台灣」、「清代商業貿易」及「日本時期新時代」,讓和順國小六年級學生結合台史博常設展場景、自編自演時代故事,與台史博觀眾溝通互動。有學生自製大型道具,也有學生穿著時代服裝凸顯歷史情境,現場掌聲不斷。
台史博表示,「歷史戲遊趣」是由學校教師協同台史博共同討論,,由教師設計發展結合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之特色課程。台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當博物館化身劇場,能幫助學生與歷史產生對話,也能帶動學生家長、學校社區經常到博物館體驗不同的學習形式。
科教館也在六月推出「小小戲劇導覽員開麥拉培訓計畫,鎖定三到六年級的國小學生,邀他們針對館中的「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自導自演,如扮演居禮夫人等科學家,向觀眾介紹展場、分享自己的科普知識。
科教館推廣組王若憶表示,讓小朋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戲劇導覽」展場,不僅讓小小導覽員可透過角色扮演深入展品與展場內容,更可把複雜的科學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語言。而啟用小學生導覽員,「小朋友導覽小朋友」容易引起共鳴,對成人觀眾來說也輕鬆有趣。她表示,科教館將持續推動此一「小學生戲劇導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