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陸委會對陸客團祭「三不」 其實是「一不」不要來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在雙城論壇上宣布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陸委會則提不是出於政治目的、不附條件、不會隨時為脅迫而叫停等「三不」原則做回應。但與其說是「三不」原則,不如說陸委會僅有「一不」原則,就是陸客統統「不要來」。
陸委會話說得很漂亮,強調我方歡迎陸客來台觀光的立場不變,但同時也說,政府維護國人旅遊安全的前提也沒有改變。以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1月時的說法,兩岸觀光正常化時機,就是大陸開始沒有軍演、沒有軍機艦擾台、沒有在各個層面打壓台灣,也沒有「懲獨22條」的拘禁、盤查、審判,「一切就自然水到渠成」。
光是從這樣的說法就能看得出來,若中國大陸從上海開放陸客團來台,且持續擴大適用省市,但我方仍在各種「不擾台」的堅持,繼續限制台灣旅行團登陸,在雙方無法平等互惠的情況下,大陸方面仍舊出團來台灣,會不會被渲染成統戰陰謀,變成陸委會口中的「出於政治目的」,違背「三不」原則?
而如果大陸方面反過來,在開放上海陸客團來台後,發現台灣仍以各種「不擾台」的前提不開放台灣團客登陸,最後陸方又關上上海陸客團的門,兩岸再次陷入誰該為觀光交流中斷負責任的無限迴圈,是不是又觸犯了「不附條件」的「三不」原則?
比較2015年馬政府執政最後一個7到9月暑假期間,來台觀光、小三通的大陸人士還有96萬7915人次,2016年蔡政府一上任的同期就滑落到61萬2020人次;況且,現在兩岸團客大門都還沒開,先看到的是我方先設下一堆無法「水到渠成」的前提,陸客卻步恐怕不是因為隨時叫停的政策,而是氣氛。
對民進黨政府來說,嘴上說要與對岸平等交流,但眼看前總統馬英九持續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立院前院長王金平也拋出「公道伯」的「兩岸論述」,就連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自雙城論壇中找到舞台,但海陸兩會除了批評對岸,幾無發揮空間,所以才需要在光觀業的引頸期盼前設下政治門檻,民進黨吃不到的,怎能拱手讓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