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美式初選?學者:新瓶裝舊酒難獲認同
宣布參選總統的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及部分青壯派立委主張黨內總統初選採全民調,日前又有中常委在中常會中提案要納入美式初選精神,先舉辦分區辯論,再分區投票、民調,全民調派對上美式初選派,難形成共識。
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表示,美式初選的方式很多,包括黨團會議討論、封閉式,以及開放式,目前尚不知國民黨想要哪一種。但美國分區辯論會在各州輪流舉辦,一州一州來,選民會在過程中看到候選人成長,但台灣這麼小,若用美式初選,屆時是要輪流辯論,還是一次辯論?
嚴震生說,台灣真正的國民黨黨員很少,不像美國的選民組成是民主黨、共和黨及中間選民各占三分之一,候選人在初選中鞏固基本盤,贏得初選後再向中間選民靠攏,但國民黨黨員太少,就算參選人贏得初選,也未必贏得社會大多數人的認同。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瑟致指出,關鍵在於國民黨的美式初選是要採封閉式,還是開放式。要是採取封閉式,國民黨勢必要面對黨員名冊不實等老問題;要是採取開放式,則成本一定會大幅提高,而且沒有先例,發生問題之處都會落人口實,成為反對黨攻擊的目標。不如採取全民調的方式,還更為可靠。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廖義銘則說,國民黨的問題不在於初選制度,而是在體制上無法讓黨外的社會菁英,或是民眾期待的人選參加初選。
他指出,國民黨初選即將啟動,但人選不離檯面上的人物,包括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等天王級人物,但在他看來都是過氣大老。國民黨想要利用美式初選的精神為二○二○總統大選注入新血,新面孔要被引進黨內卻窒礙難行,最後就算採美式初選,人選還是老面孔、新瓶裝舊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