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即時短評】該被體檢的,其實不只台鐵?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令人恐懼的不只是嚇人的傷亡數字,而是當民眾對普悠瑪事故普遍餘悸猶存;悲傷的殘溫仍記在心上,政府高喊的檢討與改革猶言在耳,卻攔不住新的悲劇發生。一份無力感油然而生。
明明在災難之後,政府已經提出「台鐵總體檢報告」,要痛定思痛,行政院甚至說,報告所提的一四四項改善建議中,交通部已完成解除列管一○九項,但這樣漂亮的數字,對於一再發生的悲劇,純是無意義的數字。
到底是改革無用?還是改革沒有被落實?民眾想問的問題,得不到答案,見到的卻是不同的風向在輿論之中吹來吹去。
有人說,交通部提出台鐵總體檢報告,行政院卻沒有核定;行政院立即澄清,體檢報告的執行根本無須被核定。又有報導說,行政院理當啟動改善推動小組,卻毫無作為;行政院再度解釋,蘇揆早指示副院長針對改革舉行專案會議,別在意名稱不叫「推動小組」。
如此唇槍舌戰、你來我往,實有互踢皮球之嫌,本質上都只是政治辯護,卻沒有觸及核心的問題:如果一個體檢報告沒有用,那第二個體檢報告會有用嗎?還是該被體檢的,其實不只是台鐵?
如今,蘇貞昌已明言要拿出魄力,親自緊盯改革,那當然是以政治生命擔保類似的事故不會再度發生。不過,也許該檢討的不只有台鐵本身,更該檢討當初檢討的方法,真的有辦法做出改革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