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運安會「神隱」 真相呢?

台鐵普悠瑪出軌事故將屆滿兩周年,運安會今天將公布最終調查報告,但日前突如其來取消原定記者會,外界只能自行上網找答案,無法透過記者會進一步釐清報告內容疑義。運安會昨天甚至還大動作要求事故罹難者家屬簽署「保密切結書」,不得對媒體洩露報告內容,行事低調一反常態。
但十八條人命的教訓,難道不值得透過公開記者會攤在陽光下接受檢討?
運安會主委楊宏智上周對外表示,將於十九日公布普悠瑪事故最終調查報告,相關簡報資料、場地規畫都已完備,未料事後卻臨時「喊卡」,改以網路形式發布報告,引發外界不解。
運安會前身為飛安會,檢視過往重大飛安事件,包括復興航空空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直升機墜機事故等社會關注案件,皆有舉行記者會說明,即時釐清外界疑慮。普悠瑪事故催生飛安會升格運安會,更是運安會第一個接手的重大交通調查案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恐怕不應只是把報告丟到網路上如此輕率。
雖然所有公眾都可上網自由下載閱覽最終報告,但運安會不面對媒體的態度就無法進一步釐清疑義,昨也傳出楊宏智今天不願在調查報告發布後接受媒體電訪;甚至昨天楊宏智已對媒體「神隱」一整天。這就是運安會面對十八條人命的處理作為?
事實上,早在運安會預告十九日將公布調查報告當天,普悠瑪家屬就醞釀集體北上開記者會,當面詢問事故疑點,巧的是,過了三天,運安會就宣布記者會取消,另新增與家屬昨先開「閉門會議」。
當家屬都願意親自出席記者會「面對傷痛」,運安會卻口口聲聲以「怕家屬傷痛,才基於人道立場取消記者會」,理由不但荒腔走板、難以說服外界,更是無視家屬兩年來鍥而不捨的追查執著。
沒有慎重公開真相,隨意放在雲端上的最終報告,無法對改變運安文化有真切的反省,恐怕才是家屬一輩子的傷痛。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