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學者:我國公投最大問題是政黨介入太深

4項公投昨天結果揭曉。此次全國性公投首度與選舉脫鉤,放眼近幾年的公投實踐,學者認為仍有檢討空間。師大政研所曲兆祥說,我國公投最大問題是政黨介入太深,距離真正的民主制衡尚有一段路要走;淡江大學公行系教授陳銘祥也說,唯有公民素養提升,公投才不致淪為朝野對抗的工具。
曲兆祥指出,選舉是選民對候選人,往往因政黨推薦,自然會有政黨競爭衝突;公投理論上是公民對公共政策表達意見,當政府、尤其是國會無法解決,或是重大問題不被行政立法所重視,由公民提案,對議題理性思辯並做出選擇。
曲兆祥舉例,全球實施公投比率較高的國家諸如瑞士、義大利及澳洲,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政黨介入卻是最嚴重的,之前入聯公投就是由執政黨為選舉動員發動,藍綠兩黨本身對公共議題選擇立場,主導選民意見,導致小黨也跟進,已經失去理性思辯的空間。
陳銘祥表示,公投不是用來作為政黨對抗的武器,公投綁大選議題在2004年、2008年都吵過,到今天又變成脫鉤;核四是馬政府時期決定封存,現在又說封存是為了重啟,這是很奇怪的運作,也非常勞民傷財。
陳銘祥說,政治無法解決的問題,交給公投繼續炒作,人民要思考這個現象到底合不合理,唯有公民素養提升,公投制度才能對民主制衡產生效果,否則政黨操作公投的現象會沒完沒了。
曲兆祥也說,公投太頻繁、議題太多,對民主政治發展並非全是正面,有些人把公投看作是仙丹,恐怕也不是如此;或可向國外多取經,瑞士聯邦公投每一案大約在一到兩年才會投票,讓社會有更多時間討論、發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