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公投綁大選 洪偉勝:半吊子的烏龍公投

中選會今舉辦第四場公投意見說明會,在公投綁大選公投部分,反方代表、律師洪偉勝表示,按照正方提案,如果半年內沒有舉辦大選,還是要另外再辦公投,如果大家投下同意票,結果會變成,有大選時辦公投、沒大選時至少還要再辦一次公投,以為可以省一次,卻發現根本沒有更省,這個提案根本是半吊子的烏龍公投綁大選。
洪偉勝開場時先自嘲,他就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願意同台、讓其他參與代表都比做下駟的那位律師。作為提案方代表,卻放棄面對大家好好說明的機會,這場原本可能不受太多人關注的說明會,才成為焦點。公投是對事不對人,和選舉意義不同、效果也不同,不管是上駟下駟,要能就事論事才是好事,他有把握比朱立倫更能說服民眾。
洪偉勝說,民主雖然是多數決,但民主重視的不只是投票結果,需要充分完整資訊交流,有充足時間冷靜思考議題,彼此溝通妥協,找尋共識,審慎投下手中寶貴的公投票,再為自己的選擇結果負責,只有公投歸公投,選舉歸選舉,才能認真看待公投,就事論事。
洪偉勝指出,台灣民主這條路不好走,曾有一段很長時間,因為國民黨長期反對,人民無法公投,台灣直接民主一直被封印,直到台灣民主潮流擋不住,好不容易才有公投法。當時公投法在妥協下,不只提案、成案門檻高,因此被說是鳥籠公投。
洪偉勝說,正因難度高,為鼓勵大家踴躍公投,衝高投票率,台灣確實曾出現幾次公投綁大選前例,那段期間內曾出現6次公投案,即使綁總統大選,仍沒有任何一案人數通過門檻,提案方甚至杯葛公投、喊著拒領公投票。
洪偉勝說,所幸2017年打開鳥籠,不只降低公投提案、連署、通過門檻,也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這一切都是希望進一步讓公投不再成為不可能的任務;而2018年修法後第一次綁大選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他提到,2018年為了拚公投綁大選的10公投案,付出代價是選務人員人仰馬翻,從清晨準備到開票深夜,選民為了投票排好幾小時選舉,甚至有人必須忍痛放棄選舉權,選民帶小抄不明就裡的投票,或是傳出假借宣傳公投方式為選舉動員、搞小動作的現象,至今歷歷在目,這些亂象都不是單靠增加投開票所或選務人員就能改善的。
洪偉勝說,最後結果讓公投和選舉相互牽制,一邊投票,一邊開票,讓選贏的柯文哲不夠爽快,選輸的丁守中不甘願,進而提起訴訟,經驗告訴大家,這樣不止影響選舉結果的正當性,也讓公投議題失焦,公投、選舉兩敗俱傷。
洪偉勝也說,2018年經驗讓台灣人學聰明了,既然公投不再是人民不可能的任務,不再需要綁大選衝高投票率,政府決定每2年固定一次時間辦理公投,以後每2年的8月第4個星期6辦理公投,大家早早知道的時間辦理,這是在落實大家公投權利,從今後台灣會一直有公投,且預期會有數量更多、討論品質更理想的公投案,說公投權因此被閹割、沒收,明顯是在放假消息。
洪偉勝也批評,此案想的只是赤裸的政治鬥爭、爭權奪利,假借民主反民主、用公投破壞公投,阻礙台灣進步為目的,根本不是還權於民。依照提案,半年內沒有大選,以為支持這個案子會比較省錢、省事,聽信多花4億元和多花8億元的差別而被誤導。
他說,或許有人直覺認為,合併辦理可以省下辦理公投經費,就算先不想為了綁大選拚命提公投、可能付出更高的社會成本,也不去想這麼重要的公投權,是否只要圖方便、省錢就好;重要的是,這一題根本不是公投綁大選,如果因為大家同意通過公投綁大選,結果會變成,有大選時辦公投、沒大選時至少還要再辦一次公投。
洪偉勝批評,提案方提出不嚴謹、做半套的烏龍公投,顯示出他們只在乎能否干擾到2024全國性選舉,而不是關心台灣民主和公投發展。左手在立法院不提出公投法修正,右手又勞師動眾用不專業的公投提案,就要大家跟著蓋紅印,簡直是錯亂又荒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