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簡報藍提2要求 球丟回總統府

賴清德總統邀在野黨主席十八日聽取國安簡報,國民黨提出先進行幕僚會前會及必須是朝野政黨領袖實質對談等兩項要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邀在野黨主席十八日聽取國安簡報,國民黨提出先進行幕僚會前會及必須是朝野政黨領袖實質對談等兩項要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邀在野黨主席十八日聽取國安簡報,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前天回覆府秘書長潘孟安,提出先進行幕僚會前會及必須是朝野政黨領袖實質對談等兩項要求;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堅持,為了避免民進黨斷章取義,在刪除機密的部分外,一定要「公開直播」。

面對在野黨將球丟回總統府,總統府昨天沒有進一步說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惡罷只是造成台灣的分裂對立和傷害,希望賴總統言行如一,盼能在國安簡報時共同面對、解決問題,創造朝野共同為台灣打拚的氣氛,「過程中不要有任何政治陰謀、政治算計。」

黃健庭證實,前天已回覆潘孟安,就周三會議能夠先進行幕僚會前會,針對當天議題、流程來討論,也明確表達不希望只是單向聽簡報,而是朝野政黨領袖實質對談。至於賴總統是否同意面對面溝通?黃健庭表示,這部分還不是非常明確,還需要確認。

談論議題方面,黃健庭認為,國安不只是國防,還牽涉到經貿、科技、能源、社會安全等重要國安議題,希望議題範圍更廣,讓朝野政黨領袖真的有好好溝通的機會。

是否開放直播?他說「我們有表達,但是也理解很多國安議題是比較機密性,不見得適合公開直播。」據了解,國民黨與總統府進行溝通時,總統府確實有表達直播並不適合。

黃健庭表示,國民黨很願意正面看待這事情,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幕僚先進行議題、流程的磋商。即便時間緊迫,只要為國家好,作為中華民國忠誠、負責任的在野黨,還是願意就重要國安議題共商國是。

「為避免民進黨斷章取義,一定要公開直播。」黃國昌說,對談內容涉及國安機密部分該保密就保密,民進黨到底是真心要坦率交換意見共商國是,還是在過程進行另一波認知作戰抹黑在野黨,就可見真章。

黃國昌說,希望賴總統以台灣為念、以蒼生為念,十八日程序怎麼進行、主題有哪些,目前還沒接到進一步通知,還是本於最大誠意、善意,靜候總統府進一步安排。

針對國民黨已回電總統府及府方表達對直播的看法。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昨天表示,目前為止民眾黨未再與府方有聯繫。至於直播的部分,還是希望機密以外的內容要直播。

至於朝野會面前,罷團與賴清德會面,民進黨昨天並未否認,僅表示,民進黨始終與公民同行,做罷團最堅實的戰友,細部合作項目都持續在盤點規畫中。中廣前董事長長趙少康質疑,賴清德一手擺笑臉,背後卻在捅刀,這有誠意嗎?

黃國昌 黃健庭 賴清德 潘孟安 國安

延伸閱讀

「共商國是」賴清德能面對面溝通? 黃健庭曝接洽過程

「賴清德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 徐巧芯:很卑劣

賴清德與曹興誠共同聽罷團簡報 趙少康:一手擺笑臉背後卻捅刀

民進黨認了賴清德和曹興誠會面談罷免:始終與公民同行

相關新聞

賴總統指示軍人搭機空位升等 實務操作恐為數甚低

總統賴清德日前表示,請交通部持續接洽,若商務艙有空位,應為軍人自動升等。交通部昨也回應,會繼續和各航空公司積極溝通協調,...

「深綠」溫朗東評團結十講:賴清德戰略錯誤 恐拖累大罷免行動

中選會甫宣布大罷免成案,將於7月26日投票,總統賴清德自6月22日起展開「團結國家十講」系列宣講,盼凝聚社會共識、深化民主對話。不過,前《政經看民視》主持人、資深評論人溫朗東公開表達不同看法,直言此舉是「嚴重的戰略錯誤」,呼籲總統應儘速調整、甚至喊停,以避免影響正在進行的反共護台大罷免行動。

「台灣沒人參加制憲」府偷刪文? 藍委批真正毀憲亂政

總統賴清德昨天到新竹市進行「團結國家第三講─憲政體制」公開演說,稱台灣沒派人參加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制憲會議,結果總統...

總統稱制憲大會台灣沒派代表參加 藍:百分百事實錯誤

賴清德總統今展開國家團結第三講時提到,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是沒有派員參加的」。國民黨前發言人林家興指出,...

新竹第三講 賴清德稱大罷免:醫治民主之弊唯有更民主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今到新竹市第三講,主題聚焦憲政體制,除詳述憲法如何經歷七次增修,也分析、批判藍白過去一年在立院...

批立院修法史無前例違憲 賴清德:當12年立委沒見過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今在新竹登場,他批評在野黨過半的立法院表現,質疑立法院過去一年多來是否真的通過富國利民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