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原民漢姓沒意義 戶政抽籤給的

原住民改回傳統姓名只限一次,到戶政事務所辦改名時問題也很多,希望修法放寬限制,圖為示意圖。記者劉學聖/攝影
原住民改回傳統姓名只限一次,到戶政事務所辦改名時問題也很多,希望修法放寬限制,圖為示意圖。記者劉學聖/攝影

漢姓對原住民族來說通常意義不大,甚至是戶政人員抽籤來的;反而是原住民族的傳統姓名代表家族、身分等,家族長輩會在新生兒滿月前討論命名,經家族公證,在彌月酒時正式命名,過程相當嚴謹,這也是原民恢復傳統姓名主要的文化意涵。

魯凱族部落藝術工作者佬祖說,漢姓對原民意義有限,早年有些長輩不識字,漢姓是戶政人員分配或抽籤給的,所以曾出現「明明是一家人,姓氏卻不一樣」的窘境;他的奶奶不會說國語,漢姓漢名是戶政人員取的,部落領袖有選擇姓氏的優先權,所以當年跟著總統蔣中正姓蔣,修法恢復傳統姓名,是原住民族對身分、族群的認同。

魯凱族姥姥柯顏桂蘭當時抱著一歲曾孫吉力吉撈,命名過程嚴謹,也是家族長輩對曾孫祝福。圖/讀者提供
魯凱族姥姥柯顏桂蘭當時抱著一歲曾孫吉力吉撈,命名過程嚴謹,也是家族長輩對曾孫祝福。圖/讀者提供

個人名加家屋名 排灣魯凱傳統

「從族人傳統名字的家屋名,就能看出哪些人是同一家族。」屏東縣府原住民處長陳美鈴舉排灣族為例,排灣族、魯凱族命名是以「個人名」加上「家屋名」,個人名由家族長輩或部落傳統領袖取名,是部落及社會上身分與地位的標記;家屋名由家族長嗣承襲或由當家長輩命名,作為人際識別用,程序嚴謹且不得隨意取用,排灣及魯凱族至今仍堅守部落命名的倫理與傳統。

漢名使用逾50年 原漢並列易辨

台東縣排灣族耆老、縣議員章正輝說,雖然漢名對他和家族沒有太大意義,畢竟使用逾五十年,早就習慣,但為方便辨識,仍選擇族名和漢名並列。阿美族議員楊清順說,自己的名字是原漢並列,只有族名很多人都不認識,有漢名也較好念。

布農族議員張全馨嵐、阿美族議員楊秋珍都沒有恢復原民傳統名字,她們說,原住民族的認同感才是重點,就算恢復原民身分或名字,內心不認同自己族群、身分也沒用。

用漢字拼寫原名 部分發音失真

屏東縣原民處表示,原民申請回復傳統姓名,以「漢字音譯傳統名字並列原住民族文字」及「漢名並列原住民文字」兩種為主;前者強調原住民族身分,能帶來自我認同感,輔助不懂原民文字(拼音)的人可以大致念出名字;後者可減少更換相關證件程序,但漢字拼寫原住民名字,發音不見得可以完全對應,有些會失真。

不過,不少族人認為漢名也是家人賦予,帶著長輩的期望;有一半漢人血緣者,也會選漢名與族名並列。

屏東縣原民處統計,二○一六年起申辦回復傳統姓名登記每年約四十件,去年姓名條例修訂公布施行後,申請者暴增到七百七十三人;台東縣去年約九百七十二人申請,較前三年增加三倍以上,主要是原住民族身分認同的意願提升。

魯凱族 阿美族 長輩 蔣中正 排灣族 布農族 名字 原住民族

延伸閱讀

花蓮陽光電城停擺...縣府拚轉型 原民文創聚落招商經營

住宅法後全國首座原民社宅興建 侯友宜:全力打造文化傳承基地

烘焙融合原民香料及花蓮農產 黃湘涵大馬參賽奪金

戶政貼心電話轉接刑警必有詐 真警察趕到郵局阻詐142萬元

相關新聞

原住民改名限一次? 內政部:基於文化慣俗改名不受限

姓名條例去年5月底立法院修正後總統公布施行,原住民族可回復傳統姓名,但傳出改名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一次為限。內政部表示,修...

觀察站/理解原民文化 官方民間都沒跟上

台灣號稱多元文化社會,但從原住民恢復族名、改名所造成的紛亂來看,不僅配套不足,整體社會對原民文化的理解與包容,仍嫌不足;...

陽光行動/改名限一次 原民要公平待遇

原住民族可回復傳統姓名,但改名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一次為限。有原住民改回族名後,發現就業、就學都產生不便,礙於只能改名一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