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隻黑熊之死 開槍護管員的內心告白

午後雷陣雨開炸 從北到南14縣市大雨特報至晚上

日月光啟動二代接班 張虔生大女兒張淡堯正式進入董事會

陽光行動/原住民姓名權 上路後狀況不斷

傳統姓名對原住民來說意義重大,會在新生兒滿月或滿周歲,長輩討論公布名字,過程嚴謹。屏東縣魯凱族盧悅寧(左)、陳文彬(右)夫妻慶祝兒子滿周歲,兒子傳統名字「Acudusu」是「掌舵」的意思。圖/讀者提供
傳統姓名對原住民來說意義重大,會在新生兒滿月或滿周歲,長輩討論公布名字,過程嚴謹。屏東縣魯凱族盧悅寧(左)、陳文彬(右)夫妻慶祝兒子滿周歲,兒子傳統名字「Acudusu」是「掌舵」的意思。圖/讀者提供

姓名條例去年五月底立法院修正後總統公布施行,增訂原住民姓名可單列原住民族文字,但一年來問題不斷,排灣族男子董晨晧父親回復原住民羅馬拼音的名字,取消所有漢字,連帶讓他失去「董」姓,「董晨晧 Remaljiz ‧Mavaliv」這個名字頓時變成違法存在,差點被罰。

這類原民的「姓名事故」只是冰山一角。原民立委伍麗華接獲不少陳情,指族人改名後,各類文書作業因系統欄位限制,常被要求只用漢名。有人幫孩子辦身分證,發現父或母若已回復傳統姓名,孩子使用漢姓,原民身分會被取消,「一切都源自戶政人員不熟悉原民命名文化,限縮了族人權利」。

姓名制度過去強制原民須「漢字綁族名」,主因是內政部認為法規要求書寫中文姓名,原民只能在身分文件列漢名或音譯的漢字族名,若用羅馬拼音,只能和漢字並列登記。前年十一月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判決,才認同原住民族能以羅馬拼音登記族名。

原民姓名登記有4種方式

原民姓名登記方式有以漢字音譯傳統名字、漢字音譯傳統名字並列原住民族文字、以漢名並列原住民文字、以原住民文字單獨登記傳統名字四種方式,董晨晧就經歷了三種。

他說,出生時父親看到早晨太陽,為他取漢名「董晨晧」,自認很有意義。至於排灣族名Remaljiz ‧Mavaliv,是家中長輩經無數次協商確定,具族群文化傳承意義,「我的名字就是兩個不同文化交織的證明」。

駕照健保卡寫不進8個字

董晨晧高二時,父親以羅馬拼音的音譯漢字恢復傳統名字,他跟著改名「日瑪力茲.馬瓦力夫」,但駕照、健保卡沒辦法寫進八個字。大學點名單只出現「力茲・馬瓦」,老師還誤以為班上有外國學生。

讀大三時,董晨晧改名「董晨晧Remaljiz‧Mavaliv」,結果去年修法後,父親改名拿掉漢姓「董」字,諮詢戶政事務所,竟發現他的董姓不是來自父親或母親,不能使用,除非改從母姓陳或單使用族名,否則依戶籍法可罰三百至九百元,並註銷「董晨晧」漢名,「我若改成陳晨晧,不很奇怪?」後經立委陳情,中央解釋當長輩恢復傳統姓名,孩子若取漢名不會喪失原民身分,他的姓名終於可以「合法」存在了。

高雄旗山孫姓戶政承辦員說,二○○四年起原住民姓名能以漢名與羅馬拼音並列,當時她改為「孫X蓮Savi.Ismahasan」,去年姓名條例修正通過,去銀行開戶、監理站辦文件都被要求完整寫出漢名加傳統拼音全名,結果反而很不方便,因為四十年來她習慣只寫漢名,最後索性改為只留漢名,族人至少有兩人也這樣做。

戶政機關難理解命名緣由

排灣族耆老司降說,各族群有自己的命名方式,但戶政機關若不在原住民行政區,無法理解緣由,「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加強橫向聯繫」。台東縣民政處戶政科長楊盈青說,新政策上路初期常有其他機關到戶所查證原民的姓名,經一再修正後已漸入佳境;辦護照或銀行核對身分時若遇到問題,經戶政證實都可以解決。

駕照 文件 排灣族 名字 原住民族 健保卡

延伸閱讀

花蓮陽光電城停擺...縣府拚轉型 原民文創聚落招商經營

住宅法後全國首座原民社宅興建 侯友宜:全力打造文化傳承基地

烘焙融合原民香料及花蓮農產 黃湘涵大馬參賽奪金

高雄都會區「原住民長照中心」僅一間 議員批量能不足

相關新聞

原住民改名限一次? 內政部:基於文化慣俗改名不受限

姓名條例去年5月底立法院修正後總統公布施行,原住民族可回復傳統姓名,但傳出改名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一次為限。內政部表示,修...

觀察站/理解原民文化 官方民間都沒跟上

台灣號稱多元文化社會,但從原住民恢復族名、改名所造成的紛亂來看,不僅配套不足,整體社會對原民文化的理解與包容,仍嫌不足;...

陽光行動/改名限一次 原民要公平待遇

原住民族可回復傳統姓名,但改名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一次為限。有原住民改回族名後,發現就業、就學都產生不便,礙於只能改名一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