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空難竟發炫耀文!男星搭私人飛機被炎上:道歉刪文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加劇 內唐亞胡:持續攻擊行動

火光照夜空!高雄陸軍左營油庫庫房雨中失火 燃燒20分鐘撲滅

社福經費每年都剩 補助款被刪沒差?侯友宜指議員搞錯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議員顏蔚慈質詢新北市長侯友宜。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議員顏蔚慈質詢新北市長侯友宜。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民進黨議員顏蔚慈認為,社福、教育經費每年還是有盈餘,且還剩20幾億,顯示補助款被刪並不會影響市府業務推動。新北市長侯友宜澄清,剩餘是中央當時計畫型補助款的錢沒有下來,但中央刪的是救命錢,他不能接收把預算當作政治威脅,反問難道支持刪艱苦人預算嗎?

顏蔚慈指出,為何中央要刪地方補助款,是因為立院大刪中央預算必須自行刪減636億,影響中央運作不得不刪減地方,政治可以有立場,但不能沒有良心。侯友宜說,新北被刪30.4億,其中社福占16.12億、教育7.6億、基礎建設16.72億。民進黨說1月說地方補助款不能刪,但5月就大刪了,應該一碼歸一碼,統刪應該由中央帶回調整,這樣刪地方補助款對艱苦人很不公平。

顏蔚慈指出,但新北從2021至2023年每年社福、教育科學文化支出都有剩餘,剩6.2億至26.9億不等,決算書報告中也提到社福預算剩餘,是因各項補助計畫經費結餘,沒有人希望影響社福、教育的錢,但市府都沒有花完,代表刪一般性補助款影響不大。

侯友宜說,議員將科目混在一起講,老人、身障經費都是使用100%,並沒有剩餘,這些剩餘是中央當時計畫型補助款沒有下來。主計處長吳建國補充,補助款分好幾種,計畫型與一般型是兩件事,而剩餘是計畫型補助款因中央原先答應要給錢,但經費沒有到位,導致計畫無法執行,經費才會剩餘,不能接受一般性補助被刪30.4億,

侯友宜強調,不要把艱苦人的救命錢當作政治威脅「不能這樣做啦」反問難道支持刪艱苦人預算嗎?

議員林秉宥問,一般型補助款用在哪裡是誰決定的?是法定支出嗎?為何裡面有發放公私立幼兒園大班生必結業禮物,哪一條有說要發放?吳建國說,法定支出是要看撥付源頭是否屬於法定必需要撥付,而不是看項目。侯也說,一般性補助款是中央跟地方協商核定,而中央有指定項目,跟統籌分配稅款一樣。

林說,如果認同立院刪預算、尊重立院刪預算,他原本支持國民黨版本的財劃法因為新北可以多拿6百多億,結果現在通過只剩3百多億,結果國民黨立委不支持這個版本,且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又統刪6百多億,動到國安預算可以接受嗎?若因預算暴漲就砍預算,新北下半年也要審查預算,是不是也要用同樣標準刪除?侯反駁,民進黨立委沒有爭取財劃法。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議員林秉宥質詢新北市長侯友宜。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議員林秉宥質詢新北市長侯友宜。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記者劉懿萱/攝影
新北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記者劉懿萱/攝影

補助款 社福

延伸閱讀

議員憂中國零日攻擊 侯友宜:積極建構全民防衛

議員要求兌現爭取亞運政見 侯友宜:北部一起爭取

廉潔教育向下扎根 侯友宜肯定政風處推動共讀、誠信

30萬黑道成滲透對象 侯友宜:黑幫實力不足以對抗警力

相關新聞

中央擬修地方補助辦法 北市:越修越黑箱「肥中央、瘦地方」

行政院主計總處擬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引發關注。北市府上午大動作舉行記者會,砲轟「中央在亂搞,地方...

一般性補助遭刪減 陳其邁今邀4縣市長向卓榮泰請命

財劃法修法後,地方統籌分配款雖增加,一般性補助卻刪減,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日邀集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

綠5首長籲速提追加預算 北市府曝盲點:不符法定要件

行政院統刪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25%,引發地方反彈。綠營執政縣市首長昨向行政院長卓榮泰請命,盼政院盡速提出追加預算。對此...

批政院「惡修」縣市補助辦法 國民黨團:必要時優先處理

行政院近日規畫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國民黨立院黨團批行政院此舉是「惡修」,且絕不姑息,嚴重損害地方...

新聞幕後/卓揆輪迴說 綠營、罷團都炸鍋

中央統刪地方補助款議題延燒,綠營執政縣市不滿政院憑一紙公文便揮刀齊砍。行政院長卓榮泰似乎為安撫黨內不滿,拋出「挺中央的立...

主計總處:地方補助修法還在研擬階段 將納地方意見

行政院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引發地方反彈,近期主計總處也擬修正地方補助辦法,遭台北市府轟「倒退卅年」,主計總處指出,目前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