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只丹丹漢堡被盜?高雄老字號名店也變「印度人」 一票人見照片笑翻

高雄空軍飛訓部軍卡突轉彎撞死人 中士涉過失致死遭送辦

就是他!王大陸閃兵「御用替身」 15萬交保真面目首曝光

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25% 引發縣市強烈反彈

中央統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財政仍受中央控管的苗栗縣驟減廿八億餘元,縣長鍾東錦擔心縣府發不出薪水的噩夢恐重演,道路等基礎建設也無力妥善維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統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財政仍受中央控管的苗栗縣驟減廿八億餘元,縣長鍾東錦擔心縣府發不出薪水的噩夢恐重演,道路等基礎建設也無力妥善維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刪減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院認為窒礙難行,決定統刪中央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刪減率百分之廿五,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刪減金額以屏東縣的五十二億元最多,其次依序為高雄市、彰化縣及台南市,舉債空間有限的苗栗縣也受嚴重衝擊。

針對立院通過的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條文,行政院指出,預算審議及立法程序有重大且明顯瑕疵,毀棄依憲法民主原則建立的責任政治體制,昨天已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

部分縣市本月起就會受影響

行政院指出,立法院要求通案刪減不低於九三九億餘元,扣除已核實計算的通刪數三○三億餘元,尚須自行調整刪減數達六三六億餘元,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年四月已陸續發函給各地方政府說明預算刪減情形。

政院指出,由於行政院自行刪減有困難,決定將今年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共二五○一億元中的六三六億元列為「未分配數」,比率大約為百分之廿五,各縣市以同一比率暫緩不撥,部分縣市本月起就會受影響。

公務員待遇等項目排除不扣

政院官員表示,公務員待遇調整、學校午餐採用可溯源食物補助、地方促參等項目預算共一七三億元,皆排除不扣,將陸續核撥給地方;至於後續是否有望撥付,官員表示要視釋憲結果決定,弱勢、警消補助與教育等經費都不會受影響。

藍白砲轟政院決定懲罰人民

政院統刪補助款引起地方反彈,批評政院此舉嚴重影響對地方民眾的照顧,把應對民眾的照顧當成政治操作的工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中常會質疑,尚未實施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中央就已經要大幅剋扣地方政府補助款,這才是真正傷害地方重大建設及地方政策的作法。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批評,民進黨嚴重邏輯錯亂,明明就是行政院決定懲罰人民,應回頭是岸。他說,一般性補助款攸關各縣市重要建設經費,當中不乏地方政府的救命錢,有很多項目早在執行當中,中央政府怎麼可以大轉彎,況且立法院統刪預算也是長年慣例,行政院怎麼可以刪除已經在執行中的地方補助款。

民進黨高雄立委邱議瑩則質疑藍白刪減中央總預算,行政院不得不將今年一般性補助款總額的部分列為未分配數,高雄市因此少了近五十二億元,呼籲國人看清事實,這不是中央懲罰地方,而是多數黨以預算手段懲罰人民。

針對地方反彈施政受阻,政院官員表示,若地方認為已編列的計畫仍須照案執行,可透過追加預算、資金調度或舉債因應,但苗栗縣較無舉債空間,衝擊較大,行政院將研議後續如何協助,包括透過特別統籌分配稅款等方式來解決財源問題。

高雄市 財政收支劃分法 補助款 藍白 苗栗縣

延伸閱讀

行政院大砍補助款 立委馬文君批不顧地方死活、懲罰人民

中央統刪地方一般補助掀反彈聲浪 學者:於法無據

中央統刪地方補助款 學者批主計總處帶頭違法:應提告

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新北少50億 新北議員憂影響教育社福

相關新聞

中央擬修地方補助辦法 北市:越修越黑箱「肥中央、瘦地方」

行政院主計總處擬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引發關注。北市府上午大動作舉行記者會,砲轟「中央在亂搞,地方...

一般性補助遭刪減 陳其邁今邀4縣市長向卓榮泰請命

財劃法修法後,地方統籌分配款雖增加,一般性補助卻刪減,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日邀集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

刪補助非報復是輪迴?黃國昌轟卓榮泰:把國家當自家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針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遭刪解釋「這不是報復心態,而是一個輪迴」。民眾黨主席、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

刪補助蔣萬安提訴願 盧秀燕暫不跟進:地方告中央難看

行政院刪減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提出訴願,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被問及是否採取法律行動,她表示,「地方政府告...

中央統刪地方補助款 盧秀燕批:移花接木盼收回成命

行政院統刪中央給各縣市的一般性補助款25%,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強調,114年的中央總預算,補助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立法委...

補助款遭刪盧秀燕不跟進提訴願 台中市議會籲「硬起來」

行政院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衝擊各縣市財政,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周將提訴願,在野縣市議會系統也全面動起來。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