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淡飲食竟加速老化?醫師直言「1習慣超傷身」建議每天先喝這一杯

軍車屏東執行任務碰撞機車 女騎士重傷送醫不治

知道出大事?以國空襲前「五角大廈狂買披薩」 爆量訂單預告危機

賴總統520演說未談兩岸 僅回應媒體「樂意交流合作」國台辦說話了

對賴清德總統的就職談話,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強調,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大陸願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展開對話溝通。記者陳政錄/攝影
對賴清德總統的就職談話,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強調,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大陸願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展開對話溝通。記者陳政錄/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天發表就職周年談話,雖未直接提及兩岸,但在回應媒體關切時談及,只要對等尊嚴,「台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交流合作」等說法。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晚間回應說,不管「台灣地區領導人」講什麼、怎麼講,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大陸願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對話溝通。

就賴清德今天的談話,以及近日接受媒體專訪的發言,陳斌華說,「台獨」分裂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立對抗與交流對話背道而馳。停止謀「獨」挑釁行徑,兩岸關係才有轉圜空間;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台海緊張局勢才能緩和,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陳斌華在今天的國台辦發言人「答記者問」中,通篇以「台灣地區領導人」稱呼賴清德。

他表示,「台灣地區領導人」近日的講話,一方面仍然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錯誤路線,渲染「大陸威脅」,延續「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挑動兩岸對立對抗,推動兩岸經濟脫鉤斷鏈,推進「17項因應策略」,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又惺惺作態,宣稱願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企圖在「新兩國論」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對話。

陳斌華說,這種兩面手法了無新意,枉費心機,注定失敗。他表示,不管「台灣地區領導人」講什麼、怎麼講,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改變不了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方向和步伐,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大陸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

他又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大陸願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展開對話溝通,積極擴大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同心共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陳斌華 賴清德 國台辦 台獨 台海 九二共識

延伸閱讀

軍禮歡迎惠恕仁總統 賴清德:感謝帛琉在國際支持台灣

賴清德指示國安簡報 許宇甄:真有心應邀集國是會議

賴清德「兩岸併購說」背後藏1動機? 郭正亮:獨派都傻眼了

賴總統不滿度降8.7% 學者:是轉為觀望

相關新聞

賴清德「兩岸併購說」背後藏1動機? 郭正亮:獨派都傻眼了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專訪,用大公司購併小公司比喻兩岸關係,引發熱議。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表示,賴清德這波操作,讓獨派人士都不知道該如何為他辯護。

批黨對黨溝通已遲到一年 朱立倫:隨時等待賴主席電話

賴清德總統今就職周年發表談話,提及邀請在野黨主席國安簡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全民期待是由賴總統親自召集國安簡報,建立...

賴總統執政周年談話兩岸「消音」?學者曝背後考量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未主動提及兩岸論述,兩岸議題形同「消音」,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表示,賴清德總統在就職周年演說讓...

吳豊山談兩岸:傳話管道暢通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昨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兩岸對話管道中斷,但傳話管道暢通,立委追問相關情況,吳豊山改稱中央沒有授意他傳話,「傳話人都是主動來找我」,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表示,截至目前沒有官方授權,且認同兩岸間不能有密室協商。

新聞眼/花蓮人問賴總統 安全回家路在哪?

一場豪大雨讓花蓮北上鐵公路又斷了,花蓮人回不了家,大批遊客受困,火車站擠滿如同逃難的人群,彷彿去年地震、颱風後的場景重現...

關稅衝擊 經貿入北取代南向?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對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東南亞國家成「重災區」,前總統蔡英文倡議的新南向經貿路線面臨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