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星推「平價版摺疊機」Galaxy Z Flip7 FE!親民價格免3萬 規格一次看

風電廠進駐宜蘭沿海插14根機組 民眾跳腳「台東不要、宜蘭也不要」

環團:台灣空品亞洲第5 喊話朝野支持2028無煤中火

環團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有29位跨黨派立委願意連署支持2028中火無煤的提案,但民進黨立院黨團沒人站出來守護全國人民的健康,希望不分朝野黨派,都能夠為人民的健康投下同意票。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團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有29位跨黨派立委願意連署支持2028中火無煤的提案,但民進黨立院黨團沒人站出來守護全國人民的健康,希望不分朝野黨派,都能夠為人民的健康投下同意票。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指出,台灣細懸浮微粒(PM2.5)年均值每立方米12.8微克,僅次日本,為亞洲第二。環保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的空品在亞洲為第5名,認為彭啓明在空品排名分析錯誤是個嚴重失誤,也籲請立法院盡速通過2028無煤中火主決議,拒絕再用肺發電。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葉光芃表示,空品確實有在進步,台北市PM2.5年均值已接近12微克,但是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新指引的5微克還很遠,尤其中部和高屏空品區分別約為15微克及18微克,是世衛標準的3倍到4倍,尤其老舊煤電廠大部分坐落在中南部,只要中火燃煤還是每天的事實,拒絕用肺發電就是義務。

針對彭啓明日前指出「台灣空品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葉光芃分析,東南亞的汶萊達魯薩蘭國,其PM2.5年均值5.9微克,是全世界汙染第二低的國家,是正港的亞洲空品金牌國;南亞小國馬爾地夫年均值也小於10微克,加上新加坡早就煤改氣,根據其國家環境局官方數據,2024年PM2.5空品濃度12.2微克,台灣已經變成亞洲第5名。彭啓明部長往自己臉上貼銀,結果卻是第5名的錫牌,主責空汙治理的環境部長連這樣的基本排名分析都錯誤,缺乏公信力,是很嚴重失誤。

台中市爭好氣聯盟執行長岳祥文指出,經濟部不斷的以台中市用電缺口,來當作中火燃煤機組無法提早除役的藉口,這不但邏輯不通,更是在推卸責任,樂見每個縣市都需要為自己的用電量負責,但請民進黨政府以這樣的標準,檢視所有的縣市用電量,否則就是用自己的邏輯打臉自己。

其次,賴清德總統的競選承諾不斷提到積極節電,但上任滿1年的賴總統,到目前為止所提出來的節電政策,不但消極而且逃避,政府一方面不斷的核准高耗電產業的設立,想方設法的為這些產業逃避應有的社會責任,例如提高自備綠電占比、徵收合理碳費(稅),一方面跟人民說有用電缺口,讓人看不見「積極」的作為。

岳祥文表示,有29位跨黨派立委願意連署支持2028中火無煤的提案,可惜的是當前的執政黨民進黨立院黨團,沒有人站出來守護全國人民的健康,希望這次的2028無煤中火主決議提案,不分朝野黨派的113位立委,都能夠為人民的健康投下同意票,支持2028中火無煤,還給全國人民一個自由的呼吸權。

PM2.5 中火 彭啓明

延伸閱讀

環部:溫室氣體排放穩定下降…部長彭啓明預估今年減幅9%

環境部長彭啓明:興達、大林調度 合法合規

黃仁勳喊投資核能 彭啓明:台灣沒有放棄任何新式能源

蔬食減碳助淨零 彭啓明:鼓勵更多人響應

相關新聞

中火燃煤7天暴增5萬噸 盧秀燕批中央能源政策有問題

核三廠停機後中火燃煤問題成為焦點,台中市府統計台電數據,今年5月17日到23日,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29萬噸,較去年同期暴...

空品亞洲第二?環團批環境部愚民 分析嚴重失誤

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指出,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日本,希望外界少用「用肺發電」的論述。環保團體昨批彭啓明往臉上貼「銀」,但...

富邦媒董事長蔡明忠:贊成核三列備載電力

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但重啟核能的呼聲不斷,核三延役公投通過中選會審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提到台灣應該投資核能,國內不少...

最新研究 中火下風處 彰化學童「用肺發電」

長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環境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的機率。環團指出,二○二二年新發生肺腺癌一萬三千多人,女性占...

新聞眼/非核家園 讓台灣成「肺咳家園」

台灣進入非核家園,火力全開的程度遠高於經濟部長郭智輝的預估,顯見非核家園下只能依賴高碳排的火力發電來補充用電缺口,一來對...

陳其邁批中市用電多於發電 中市府反駁

高雄市長陳其邁反對「南電北送」,強調各縣市都應有充足電力供應,高雄百分之卅三的電輸送至其他縣市,反觀台中有百分之十五的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