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神農商圈大停電、新月廣場瞬間陷入黑暗 客人受驚嚇

伊朗被美國轟炸,「抵抗軸心」是否有能力反擊?

才被爆食安又惹議!周氏蝦捲「消費送一份蝦捲」被網酸 粉專小編回應了

我空品在亞洲僅次日本? 彭啓明:少用「用肺發電」這個詞

環境部長彭啓明。記者邱德祥/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記者邱德祥/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昨天表示,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日本,希望外界少用「用肺發電」這樣的論述。

彭啓明指出,去年台灣PM2.5降至十二點八微克,近年台灣移動汙染源已超過固定汙染源,未來想要持續下降,不能只靠台電或固定式汙染源,全民都要一起調整;他說,台灣空品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希望外界能少用「用肺發電」這個詞。

環工博士、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說,數據與指標不應用來合理化汙染衝擊,呼籲中央揭露完整資訊,「讓大家知道這樣的電,我們需要用多少肺來換」。

蘇俊賓說,彭啓明「台灣空品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論述有待討論,他查詢公開資訊,應該是將台灣今年最新的PM2.5當作唯一指標,跟各國目前可以掌握到的數據作比較,但相關數據年分不同,僅能做參考,也會失真。

至於彭啓明說台灣PM2.5已降至去年的十二點八微克,蘇俊賓查詢此資料是來自環境部去年的空氣品質監測年報,但PM2.5規定是用手動標準方法監測,不過環境部共設七十八個測站,其中僅卅一個測站有手動監測,這樣的數據平均不僅奇怪,拿去與國外某年數據相比,也沒有意義。

蘇俊賓直言,不曉得台灣哪一個指標在亞洲只輸日本,如果參考IQAIR的資料,去年的PM2.5數據,包括日本、俄羅斯、新加坡、菲律賓、香港與南韓均勝過台灣。

「火力發電環境衝擊是全面性的,即便只看空氣汙染,也不會只有PM2.5這項目」,蘇俊賓說,彭啓明不只一次強調火力發電的空氣汙染小於移動汙染源,但以硫氧化物(SOx)為例,火力發電廠的硫氧化物(SOx)排放就占所有排放源百分之四十點四,移動汙染源的硫氧化物(SOx)占百分之五點六六,在這個項目,火力發電的汙染是遠高於移動汙染源;火力發電氮氧化物(NOx)排放也占百分之十六點五,並不是比率不高的汙染。

蘇俊賓強調,這些汙染都是要全民共同承擔,尤其發電廠附近民眾承擔更高,環境部應完整資訊揭露。台灣現在超過八成的以火力發電為用電來源,入夜後甚至超過九成五仰賴火力發電,民眾擔心的是長期的環境衝擊和健康風險;在空氣環境不利的情況下,空汙濃度也會加成,建議環境部不要用簡化方式論述火力發電廠沒有衝擊,如此會讓中央部會的公信力愈來愈低。

逢甲大學環工系退休教授梁正中昨也對於彭啓明的說法深不以為然,認為是企圖降低民眾對空汙重視的不當說法。

梁正中說,通霄電廠未來會是台灣最大的燃氣電廠,它的燃燒排放物正好沿大安、大甲和大肚溪的隘口灌進台中盆地,而台中北有后里丘陵、東有大雪山和南有集集大山屏障,汙染的空氣不易消散,氮氧化物和水氣結合,約三天就轉化為硝酸鹽,形成PM2.5,危害健康。

梁正中說,五月還不是最熱的時候,但中火都已經火力全開,各機組發電都到八到九成,若加上颱風可能影響天然氣船航程,以及其他眾多變數,台電能應付嗎?台灣的能源政策不該檢討嗎?

蘇俊賓 空氣汙染 空氣品質 核三廠 日本 彭啓明 PM2.5

延伸閱讀

彭啓明盼少說「用肺發電」 蘇俊賓打臉:數據誤導

桃園大溪神農文化祭啟動 蘇俊賓秀順口溜推觀光雙引擎

郭智輝遭疑涉台東風電 黃建賓:彭啓明黑箱視察拆彈?

傳遭點名迎戰桃園市長選舉 彭啓明笑說:老婆會和他離婚

相關新聞

影/最骯髒的電都上場 盧秀燕:國家檢討能源政策時猶未晚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午說,不只是中火火力全開,連已經除役的興達電廠和大林電廠,都上場救援,可見國家電力緊張。時猶未晚,趕緊調...

黃仁勳指台灣應投資核能 白營酸政府仍在「已知用火」時代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重鎮,用電需求年年攀升,輝達董事長黃仁勳指台灣應投資核能,民進黨卻停留在「已知...

中火燃煤7天暴增5萬噸 盧秀燕批中央能源政策有問題

核三廠停機後中火燃煤問題成為焦點,台中市府統計台電數據,今年5月17日到23日,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29萬噸,較去年同期暴...

空品亞洲第二?環團批環境部愚民 分析嚴重失誤

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指出,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日本,希望外界少用「用肺發電」的論述。環保團體昨批彭啓明往臉上貼「銀」,但...

富邦媒董事長蔡明忠:贊成核三列備載電力

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但重啟核能的呼聲不斷,核三延役公投通過中選會審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提到台灣應該投資核能,國內不少...

最新研究 中火下風處 彰化學童「用肺發電」

長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環境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的機率。環團指出,二○二二年新發生肺腺癌一萬三千多人,女性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