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咀嚼不只是吃飯!醫師揭8大健康好處 「多咬幾口」助腦力、消化與抗癌

台北信義路男拒檢衝撞路檢點…警開2槍擊傷他 影像曝光

井噴式獲利!激勵台積電開高25元 大盤勁揚逾260點

興達燃煤機組又運轉 陳其邁施政報告強調「今年全面除役」

高雄市議員邱于軒在此次議會總質詢就曾質疑市長陳其邁與環保局及台電的說法都不一樣,不知道燃煤機組到底何時能除役。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雄市議員邱于軒在此次議會總質詢就曾質疑市長陳其邁與環保局及台電的說法都不一樣,不知道燃煤機組到底何時能除役。記者徐白櫻/翻攝

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運轉引發討論,高雄空品差深受市民詬病,改善空氣品質是市長陳其邁重要政見,3月施政報告提及高雄近年轉型積極脫煤成果,包括2023年10月1日起不再核發1、2號機組操作許可證,2025年燃煤機組「全面除役」。然而,環保局改口「全部停止操作」,都跟台電說法不同,遭議員質疑市府玩「文字遊戲」。

針對興達電廠的燃煤機組議題,台電表示,興達電廠3、4號機組除役都還沒到,3號機是今年12月,4號機是明年12月。

市長陳其邁此次定期大會施政報告中指出,他上任後高雄轉型積極脫煤,2023年10月1日起興達電廠1、2號機組操作許可證屆期,不再核發(減煤185萬噸),2024年10月1日起3、4號機組轉備用,2024年7至12月減煤146.25萬公噸,2025年燃煤機組「全面除役」,將可減煤合計385萬噸。

環保局業務報告也強調,興達電廠原有4部燃煤機組,在燃氣機組運作後,原燃煤1號機組提早於2023年9月除役、2號機組2023年底除役,3、4號機組則於去年底轉為備用機組,於備轉容量率低於8%才啟用,4燃煤機組會在今年「全部停止操作」。

議員邱于軒5月15日總質詢質疑市府在玩文字遊戲,她指出,市長陳其邁在2021年公開承諾燃煤機組會在2025年會完全除役,環保局原本說2026年除役,這次定期會施政報告卻又改「今年2025會完全停止操作」,不知何者真、何者假?她也發現台電網頁是寫「環保停機」,意謂評估停機後系統仍可維持供電,跟除役完全不同。

環保局長張瑞琿回應,3、4號機組去年9月就沒發操作許可,所以它不能操作,轉為備載只能緊急備用,8%以下可以運轉720小時。

高市議會第四屆第五次定期大會,環保局業務報告指出,興達發電廠的4座燃煤機組會在今年全數停止操作。圖/取自高市議會網站
高市議會第四屆第五次定期大會,環保局業務報告指出,興達發電廠的4座燃煤機組會在今年全數停止操作。圖/取自高市議會網站
高市議會第四屆第五次定期大會市長陳其邁施政報告,強調燃煤機組會在今年除役。圖/取自高市議會網站
高市議會第四屆第五次定期大會市長陳其邁施政報告,強調燃煤機組會在今年除役。圖/取自高市議會網站

核三廠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台電火力全開 陳其邁不跟進盧秀燕為民請命?

影/高雄遭砍52億 陳其邁也嘆:加最少、刪最多「欲哭無淚」

高雄補助款減逾51億 陳其邁:影響社福欲哭無目屎

影/興達電廠被批「偷開機」陳其邁證實去年駁回操作許可

相關新聞

影/最骯髒的電都上場 盧秀燕:國家檢討能源政策時猶未晚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午說,不只是中火火力全開,連已經除役的興達電廠和大林電廠,都上場救援,可見國家電力緊張。時猶未晚,趕緊調...

黃仁勳指台灣應投資核能 白營酸政府仍在「已知用火」時代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重鎮,用電需求年年攀升,輝達董事長黃仁勳指台灣應投資核能,民進黨卻停留在「已知...

中火燃煤7天暴增5萬噸 盧秀燕批中央能源政策有問題

核三廠停機後中火燃煤問題成為焦點,台中市府統計台電數據,今年5月17日到23日,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29萬噸,較去年同期暴...

空品亞洲第二?環團批環境部愚民 分析嚴重失誤

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指出,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日本,希望外界少用「用肺發電」的論述。環保團體昨批彭啓明往臉上貼「銀」,但...

富邦媒董事長蔡明忠:贊成核三列備載電力

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但重啟核能的呼聲不斷,核三延役公投通過中選會審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提到台灣應該投資核能,國內不少...

最新研究 中火下風處 彰化學童「用肺發電」

長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環境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的機率。環團指出,二○二二年新發生肺腺癌一萬三千多人,女性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