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委鄭正鈐遭告發貪汙!疑替廠商喬事情 反要求供養助理薪資

關稅倒數!電子六傑押寶伺服器 對消費性產品態度保守

育嬰留職津貼加碼至7個月 洪申翰:下半年提修法

核三廠停役高雄接連停電民眾罵翻 台電這麼說

高雄鹽埕區北斗街一處人孔蓋昨天深夜突然發出爆炸聲後冒煙,造成建國四路、北斗街、新興街一帶共139戶停電,台電立刻派人搶修。圖/台電提供
高雄鹽埕區北斗街一處人孔蓋昨天深夜突然發出爆炸聲後冒煙,造成建國四路、北斗街、新興街一帶共139戶停電,台電立刻派人搶修。圖/台電提供

核三廠今年5月17日除役,民眾擔憂夏季來臨,電力可能不夠用。高雄從18日深夜11時許開始,突然發生兩起無預警停電事故,共有579戶受到影響,民眾難夏夜悶熱,罵聲連連。台電強調,兩起事故都是地線電纜故障而導致,與核三除役無關。議員說,民眾質疑是否因除役造成電力負荷增加、電壓不穩,誘發老舊設施故障,台電應該誠實說明背後成因。

高雄鹽埕區18日晚間11時許,北斗街一處人孔蓋突然發出爆炸聲後冒煙,警消趕抵現場,經查為用戶引接電纜線路故障,造成建國四路、北斗街、新興街一帶共139戶停電,甚至包括鹽埕警分局。約5小時後,苓雅區青年一路、林南街、光華一路也於今日(19日)凌晨4時許,發生高壓電纜故障,另有440戶受影響,台電緊急搶修,至清晨6時08分全數復電。

核三廠除役後高雄接連兩起停電,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說「核三最後一部機組停機正常啦」、「怎麼可能停電,一定是松鼠造成的」、「很棒啊,太陽下山後就不用辦公了,多好」。但也有人說,就電纜有問題,不要沒看新聞內文,就直接開罵。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表示,突發性停電對民眾生活影響重大,尤其是在氣溫節節攀升的當下,高雄剛經歷核三廠除役,隔日即發生大規模停電,「這是單純巧合,還是供電不足不敢明說的佛地魔?」她批評,民進黨長期執政卻忽視電力韌性與民生基礎,讓正常用電成了奢侈品。

白喬茵說,頻繁停電恐對醫療院所、長照機構等仰賴穩定供電的單位造成風險,也將衝擊弱勢族群在飲水、盥洗等日常生活所需。呼籲市府與台電儘速檢討供電機制,摒除政治考量,回歸合理發電與電網升級,並在停電時提供即時、清楚的說明與預估復電時程,以避免製造社會恐慌。

市議員蔡金晏說台電不能僅以「地線電纜故障」帶過,「老舊電纜本就有風險,但不會毫無原因在這時間點連續出問題,背後是否有關聯,台電應誠實說明」。面對高溫來襲與用電高峰,中央與地方政府應通盤檢討電力基礎設施,提前部署強化措施,「現在才五月,六月、七月更熱,用電量勢必上升,若不及早因應,停電風險與民怨只會加劇。」

台電高雄區處說,兩起事故皆為區域線路老化導致,與核三廠除役及用電過載無關。用戶申請用電時會先由公司評估饋線負荷,不會因家家戶戶開冷氣就造成跳電;除非用戶自行增設設備而未申報,才可能超出負荷。未來也將持續強化設備巡檢,降低突發事故發生機率。

核三廠

延伸閱讀

連警局也停電…高雄鹽埕區、苓雅區深夜電纜故障 今清晨全數復電

非核家園第一天就亮「黃燈」?台電喊免驚!網:本想撿NVDA但現在猶豫了

翁曉玲質疑台電發電量灌水 批火電全開髒空氣將成常態

台中一中商圈周邊停電27秒 台電指輸電線路異常

相關新聞

綠委招數出盡不敵藍白聯手 重啟核三公投案闖關成功

核三廠二號機上周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立法院會今天通過「核三延役」公投案,民進黨團祭出人海戰術,透過冗長發言拖延時...

影/最骯髒的電都上場 盧秀燕:國家檢討能源政策時猶未晚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午說,不只是中火火力全開,連已經除役的興達電廠和大林電廠,都上場救援,可見國家電力緊張。時猶未晚,趕緊調...

黃仁勳指台灣應投資核能 白營酸政府仍在「已知用火」時代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重鎮,用電需求年年攀升,輝達董事長黃仁勳指台灣應投資核能,民進黨卻停留在「已知...

兵推示警/放棄核能 台灣被中共攔截天然氣能撐幾天?

海軍上將出身的國民黨立委陳永康,一手推動的民間兵推「2025TTX區域安全兵推」已經進行到第三次。

中火燃煤7天暴增5萬噸 盧秀燕批中央能源政策有問題

核三廠停機後中火燃煤問題成為焦點,台中市府統計台電數據,今年5月17日到23日,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29萬噸,較去年同期暴...

空品亞洲第二?環團批環境部愚民 分析嚴重失誤

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指出,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日本,希望外界少用「用肺發電」的論述。環保團體昨批彭啓明往臉上貼「銀」,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