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大運/馮翊新獨拿2點 桌球男團過中國高牆奪隊史首金

豐原一家五口疑遭詐騙釀家庭悲劇 醫籲看穿詐團這二手段防上鈎

台中豐原一家五口命案,疑遭遇投資詐騙,導致家庭悲劇,引起社會關注。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由於這個家庭對防詐的認知、識能有所落差,再加上詐騙集團利用民眾對法律、金融的資訊落差,以及人性弱點,讓被害人心生恐懼就範,甚至不願報警求助,發生憾事。

李俊宏說,觀察目前黃金、股票、虛擬貨幣等投資詐騙,詐團會先設計一套劇本,利用民眾對於法律、金融投資的不了解,以黃金投資來說,詐騙集團會說,一般來說,買黃金需要大筆資金,但其有管道可以「小額投資」,欺騙被害人上當,且剛開始一、二次會先返還部分獲利,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讓被害人投入更多的錢加碼投資,而陷入詐騙集團的圈套。

他說,一旦被害人驚覺想要脫身,詐騙集團就開始不斷用本票、黑道等話術,再度利用民眾對於金融、法律不熟悉的資訊落差,如詐騙集團會分為兩方面,第一、威脅被害人已經簽了本票就會被強制執行,但事實上還是有法律救濟的管道;第二、恐嚇被害人不還錢,將有黑道上門取財,或找精神疾病患者傷人等,就是利用人性弱點,採心理戰術控制被害人的情緒與行為,並感到害怕,若最後無法承受,恐就發生憾事。

「觀察國內詐騙事件,很少有詐騙集團尋找黑道向被害人取財。」李俊宏說,因為如此詐騙集團會花費更多的錢,還不如去尋找下一名被害人來得簡單,往往只有在詐騙集團內部分贓不均時,才會找上黑道。要避免成為詐騙的被害人,面對黃金、股票、虛擬貨幣等投資,一定要多方查證,不要輕易匯錢出去,如果真的不小心受騙上當,應尋求警方、律師等協助。

李俊宏指出,臨床上收治一名女性,由於遭遇到投資詐騙,鬧到夫妻失和,精神壓力大,睡不好,前來就醫,沒想到,在看診的過程發現,該名女子還想借錢,再投入更多的錢,把被騙的錢凹回來,這時他趕緊苦勸,不要急著翻本,並請患者報警處理,雖然被騙的錢可能已經拿不回來,但不會再繼續損失。臨床觀察,被詐騙的人最終都可以走出被騙的陰影,「人生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李俊宏說,詐騙手法不斷推層出新,但利用的都是資訊落差、人性弱點,這件事情上,這個家庭對外的訊息,其實是被遮蔽的。為避免成為被詐騙的被害人,民眾平時應多了解投資理財的訊息,不要隨意相信別人,並自我提升防詐的識能,不要輕易受騙,當遇到詐騙,一定要對外尋求協助,包括律師、警察,讓事情有所轉圜,不要馬上想不開。

王男夫妻與女兒遭詐騙後,曾到議員謝志忠豐原服務處尋求協助。圖/謝志忠提供
王男夫妻與女兒遭詐騙後,曾到議員謝志忠豐原服務處尋求協助。圖/謝志忠提供

黑道 詐騙集團 被害人

延伸閱讀

影/豐原一家五口命案 死者女婿嘆嫌15萬交保太輕

豐原五口之家遭詐命案 他曝1類人最容易被詐團盯上

影/豐原五口命案 關鍵「李團長」涉詐欺等3罪遮臉ㄧ語不發

豐原王家投資黃金遭詐騙逼死 警方表示是標準「養套殺」詐騙手法

相關新聞

命理師江柏樂遭詐300萬「10年才能存到」 高院判幫助犯全數照賠

命理師江柏樂投資股票,遭詐騙集團假投資話術詐財,依指示匯出300萬元後才驚覺受騙,報警處理,詐團成員江進財去年11月27...

台中醫師抱2200萬元現金要面交 堅不信遇詐騙…見她出面才死心

台中1名醫師在臉書加入股票投資群組,竟深信對方以「牽線大戶、每日當沖」等話術先是依指示儲值300萬元後,又掏出2200萬...

記者也淪詐騙集團幫凶共犯 輕率寄存摺、密碼下場曝光

一名李姓記者自稱接到社會局關心,就將名下郵局帳戶存摺、密碼寄送給不詳人士,淪為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騙得另名被害人15萬元...

千萬積蓄蒸發!父堅信穩賺不賠退休安排 留1句話兒心碎萬分

詐騙集團手法層出不窮,受害者更是不計其數。資深媒體人狄志為在臉書發文透露一樁令人心碎的家庭悲劇,有粉絲來信表示,父親誤信...

台大名醫收詐騙訊息 1招成功逼退獲眾人讚爆:學起來 

你是否也收過詐騙訊息?台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在臉書分享,近期收到學生的訊息,問他「在忙嗎?」接著劈頭就要借5萬元,結果他的回覆方式,讓大票網友紛紛讚爆。

獨/調查官當「收簿手」...落網辯:月薪8萬不可能 檢用一數據打臉

調查局高雄市調處調查官劉晉廷在去年間當詐團「收簿手」,遭檢方依詐欺罪起訴,劉落網時否認犯罪,辯稱他月薪8萬元,不會為一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