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女接「未顯示號碼」來電被騙1800萬 假檢警增加利用民眾恐慌
林姓女子接到假檢警詐騙集團電話,詐團稱她涉洗錢須監管銀行帳戶,要求面交現金及轉帳,騙走1800萬元。刑事局表示,近期假檢警呈上升趨勢,利用民眾恐慌行騙,民眾要嚴防。
警方表示,南部林姓女子今年6月在家接到「未顯示號碼」電話,對方自稱金管會專員,指林因帳戶短時間大量轉帳涉洗錢案,已通報警方,將由警方聯繫;隔天自稱某警分局偵查隊林姓警員來電,指林涉境外洗錢,林依指示開啟視訊製作筆錄,看見對方穿警察制服且看似在警察機關,卸下心防,對方稱移送後將由地檢署聯繫。
事後林接到自稱鍾姓檢察官電話,要求儘速前往銀行臨櫃設定約定轉帳帳戶,轉帳至指定帳戶監管,並交代偵查不公開,遇行員關懷提問就告知是開立公司所需,不可透漏案情,否則將面臨刑期。林面交及轉帳15次共1800萬元,起疑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洽詢驚覺遭詐。
刑事局指出,詐團假冒金管會、戶政事務所、醫院、警察局、地檢署等致電,謊稱身分證或健保卡遭冒用,涉洗錢或詐欺等刑案,要求提領現金給專人或匯進指定帳戶,進行監管並清查金流,沒問題才返還,並假造警察機關畫面行騙,民眾當下無法立即查證,易緊張慌亂及不知所措。
刑事局說,警方不會用通訊媒體、視訊製作筆錄,法院也不會通知監管帳戶,聽到「證件被冒用」、「偵查不公開」、「帳戶涉洗錢或其他不法」、「加LINE定時回報」、「監管帳戶」、「繳交公證金」,或「轉接165專線、轉接銀行專員、轉接地檢署或法院」,就是詐騙話術,應保持冷靜掛斷電話,撥打110或165查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