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助詐團洩密!「仙塔律師」也翻車 檢察官:檢討律師選任與酬金來源

網紅律師「仙塔律師」Santa(本名李宜諪)日前遭控將陪偵訊息洩漏給詐騙集團尚未落網的共犯,並涉嫌協助洗錢,訊後以70萬元交保,引發社會譁然。台灣高等檢察署台南檢察分署主任檢察官章京文曾指出,近年洩密案件激增,與詐欺案暴增密切相關,他認為應更清楚劃分辯護人正當行使職務與洩密行為的界線,並檢討律師選任與酬金來源機制,以防制度遭濫用。

章京文6月時在「偵查中辯護權之定位與範圍」南部場研討會中指出,偵查不公開制度的立法本意,在於維護偵查程序的完整與效率,確保國家刑罰權能正當運作,辯護人在偵查階段依法享有防禦權,但依刑事訴訟法及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規定,所接觸的偵查資訊原則上不得公開或洩漏,也不得為不當目的使用。

法務部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共有92名辯護人因違反偵查不公開遭偵辦,而在2021年以前,每年相關案件不超過5人;自2022年起案件數急劇上升,2023年更突破45件。目前已起訴且仍在審理者有44人,22人已經判決(其中6人無罪),另有16人獲緩起訴處分、10人不起訴。

從案件態樣觀察,洩密多發生於閱卷、陪偵與律見過程,其中以洩漏陪偵中獲知之訊息為最多(34次),其次為交付羈押聲請書或其內容(18次)、洩漏卷證資料(18次)以及禁見接見後外洩資訊(15次)。資訊來源方面,以「閱卷」占比42%最高,「陪偵」緊追在後,占40%。

此外,辯護人選任來源也成關鍵風險點。除了被告本人委任外,許多案件中律師由親屬或第三人轉介,甚至來自犯罪集團中上游共犯或金主,藉由律師取得偵查資料,再回傳給犯罪組織其他成員。

章京文指出,這類資訊傳遞形式上雖符合法定程序,但實質上未必有助於當事人辯護,反而可能與其利益相違背,與辯護權的正當行使背道而馳。

章京文強調,法律雖允許第三人代為支付律師費用,前提仍是律師應本於專業獨立性,為當事人利益服務,而非受第三人指使;然而,實務上違反此原則的情形時有所聞,尤其在涉及詐欺、毒品等重大刑案中更為常見。

他說,這些案件往往涉及減刑條款,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或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共犯之間本身即存在潛在利益衝突,若辯護人所取得資訊被用於協助共犯,將嚴重損害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章京文呼籲,面對洩密案件日益頻繁,應從制度面加以檢討與修正,包含強化律師選任來源審查、律師費用來源透明化,並明確劃定辯護人職責與洩密行為的界線,以確保辯護權之行使不致成為犯罪工具,維護司法正義與社會信賴。

最高檢察署。圖/報系資料照
最高檢察署。圖/報系資料照

刑事訴訟 律師 詐欺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豐原五口命案 「李團長」佯稱團購拉群 警不排除詐團「養套殺」手段

「仙塔律師」深夜發文切割詐團 知情人士揭真相

涉助詐團洗錢 網紅「仙塔律師」吐345字心聲認了:有所瑕疵

正妹網紅仙塔律師翻車 同業揭「高價包養手法」:詐團可割可棄的一環

相關新聞

命理師江柏樂遭詐300萬「10年才能存到」 高院判幫助犯全數照賠

命理師江柏樂投資股票,遭詐騙集團假投資話術詐財,依指示匯出300萬元後才驚覺受騙,報警處理,詐團成員江進財去年11月27...

檢方偵辦虛擬資產詐銷集團 晚間移送北檢複訊

ACE王牌交易所爆發22億垃圾幣詐騙洗錢案,台北地檢署今天指揮新北市刑大搜索曾嫌等9人住居所、3家藝術品發行商共12處所...

虛擬資產詐銷集團遭搜索 藝術品、普洱茶上鏈發行詐騙百人二千萬

ACE王牌交易所爆發22億垃圾幣詐騙洗錢案,台北地檢署溯源發現「虛擬資產詐銷集團」以藝術品、普洱茶作為虛擬貨幣上鏈發行的...

仙塔律師涉洩密洗錢助詐團!靈骨塔騙上億手法曝光 犯嫌早知偵辦進度

網紅「仙塔」李宜諪等3名律師涉協助詐騙集團獲交保,檢警查出,呂姓情侶與竹聯幫戰堂王姓組長以轉賣靈骨塔位等殯葬產品,誘使抵...

婦約幣商談投資卻突遇警察攔車 得知真相嚇出一身冷汗

桃園市桃園區一名婦人昨下午與一名年輕男幣商在超商討論虛擬貨幣投資,恰巧被一旁經過的休假員警聽見內容,金額達百萬元,員警察...

員警休假巧遇投資詐騙 攔車逮人救回百萬退休金

桃園一名20歲林姓男子在超商內慫恿民眾投資虛擬貨幣,準備詐騙上百萬退休金。所幸桃園警分局武陵派出所員警休假期間購物時發現異狀,立即通報所長簡國峻指派便衣支援,成功攔截計程車並當場逮人,保住被害人血汗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