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檢林淑瑗逮律師游光德詐團 獲頒新世代打詐特殊貢獻

法務部舉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行動策略2.0研習會」,會中表揚打擊詐欺犯罪表現卓越人員,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林淑瑗偵辦全國首例由律師主導,勾結公股銀行行員夫婦與假幣商的跨域詐騙洗錢集團,績效斐然,獲選2025年「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特殊貢獻」,由部長鄭銘謙頒獎勗勉。

林淑瑗於會中,以「詐騙集團跨域整合之挑戰:以律師、銀行行員、假幣商共組詐欺、洗錢集團案為例」進行報告,分享偵辦案件過程及相關策略,並從實務角度提出未來打詐政策建議,獲得與會人員高度認同。

這起新型態的詐騙洗錢集團,利用律師的法律專業、銀行行員的金融知識以及幣商對虛擬貨幣操作的熟稔,精心策劃詐騙及境外洗錢,讓此案被害者超過200人,被騙金額高達新台幣1億3000餘萬元,影響層面廣泛,對社會危害甚鉅。

林淑瑗憑藉自身檢察官敏銳的洞察力和積極的偵辦態度,不僅成功將這批不法份子起訴,更查扣被告財產逾6000萬元,徹底剝奪犯罪所得,削弱詐欺集團資金來源,彌補被害人損失。

本案是國內首例公股行庫人員參與詐騙集團的案件,不僅促使主管機關金管會對台灣銀行開出2200萬元鉅額罰單,也讓銀行全面檢討並修正多項內部控管缺失,有效預防類似詐欺犯罪再發生;充分展現檢察官在查緝犯罪的同時,也能引導政府政策、發揮其深遠的社會價值。

獲頒「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特殊貢獻」的林淑瑗,司法官班第61期,分發迄今未滿三年,但在繁重案件壓力下,仍對打擊犯罪充滿熱情與使命感,屢次偵破詐欺、販毒等重大案件;獲獎,不僅是對林淑瑗的檢察官專業能力與工作態度肯定,也鼓舞了桃檢全體檢察官士氣,激勵大家繼續堅守執法崗位,為人民伸張正義,維護社會安定。

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林淑瑗(右)因破獲全國首例律師自組詐團,勾結公股行庫行員及假幣商境外洗錢案,在法務部前天舉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行動策略2.0研習會」中,獲年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特殊貢獻」及有功人員,由部長鄭銘謙頒獎勗勉。記者陳恩惠/翻攝
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林淑瑗(右)因破獲全國首例律師自組詐團,勾結公股行庫行員及假幣商境外洗錢案,在法務部前天舉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行動策略2.0研習會」中,獲年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特殊貢獻」及有功人員,由部長鄭銘謙頒獎勗勉。記者陳恩惠/翻攝
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林淑瑗(右)因破獲全國首例律師自組詐團,勾結公股行庫行員及假幣商境外洗錢案,在法務部前天舉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行動策略2.0研習會」中,獲年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特殊貢獻」及有功人員部長鄭銘謙頒獎勗勉。記者陳恩惠/翻攝
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林淑瑗(右)因破獲全國首例律師自組詐團,勾結公股行庫行員及假幣商境外洗錢案,在法務部前天舉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行動策略2.0研習會」中,獲年度「新世代打擊詐欺犯罪特殊貢獻」及有功人員部長鄭銘謙頒獎勗勉。記者陳恩惠/翻攝

詐騙集團 詐欺 檢察官

延伸閱讀

偵辦竹聯弘仁會「綠能」詐騙 南檢檢察官翁逸玲獲法務部表揚

司法高層異動 簡慧娟接中高行院長、司法院3廳長調最高院

防止毒害青少年...中正大學辦研討會 鄭銘謙:每年編龐大防制基金

破獲首起公股行庫人員參與詐團案 桃檢檢察官獲法務部表揚

相關新聞

冒名黃仁勳詐千萬警逮6人 女星丈夫李能謙堅稱均合法

AI教父黃仁勳遭詐團冒名成立臉書粉專,以代操外匯投資誘騙上百民眾1300萬。新北刑大鎖定幕後網頁操盤行銷公司,昨天兵分多...

幫詐團製作臉書詐騙廣告 劉香君丈夫李能謙高雄遭逮

女星劉香君丈夫、知名製片人李能謙涉嫌成立數位科技行銷公司,製作投資詐騙粉專、假廣告等臉書一頁式詐騙,致民眾落入詐欺陷阱。...

影/女大學生被騙到柬埔寨打工獲救回家抱阿公哭 她說明被騙原委

台中李姓女大生跟好友林姓女大生被騙去柬埔寨打工,台中沙鹿區美仁里長陳建良透過國外朋友等人協助,6小時成功救回,女學生昨晚...

騙過外送員人臉辨識系統 雙北「面膜駭客」截單...被害多達18人

雙北地區的外送員,近期出現一名「面膜駭客」,專門盜用其他外送員身分截單,敷上面膜通過外送平台人臉辨識認證後,專接現金支付...

影/老翁誤信友人言「投資百萬現賺千萬」 桃警出手了

桃園有名陳姓老翁誤信友人「投資百萬現賺千萬」,昨午去銀行要解除定存,行員詢問得知投資飆股群組內「理專說的」於是報警,桃園...

詐臺雅50億 餐飲大亨曾因蔡依林演唱會被「麥當勞女神」提告

「隱餐飲集團」負責人鄭淳駿詐臺雅老董50億元遭起訴,法院裁定20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並配戴電子腳環;辦案人員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