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與印巴通電話 籲兩國通過磋商實現全面持久停火

大陸外長王毅10日分別與印度及巴基斯坦通電話,呼籲印巴通過磋商實現全面持久停火。(路透)
大陸外長王毅10日分別與印度及巴基斯坦通電話,呼籲印巴通過磋商實現全面持久停火。(路透)

在美國施壓和外交努力下,印度巴基斯坦10日稍早達成停火協議。大陸外交部11日零時許發布新聞稿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0日應約分別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及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通電話,傳達中方支持並期待印巴通過磋商實現全面持久停火的立場。

達爾告訴王毅,巴方願同印方實現停火,但不會放鬆警惕,將對侵犯巴基斯坦主權和領土行為予以回應。達爾也對王毅表達感謝中方為實現停火止戰所作的斡旋努力,願同中方及國際社會保持密切溝通。

王毅表示,作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共同鄰國,中方對巴印衝突升級感到擔憂。中方支持巴方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相信巴方會冷靜應對當前事態,作出符合巴根本和長遠利益的決定。中方期待並支持巴印雙方盡快停火。

王毅說,一旦停火就要共同遵守,避免衝突再起。這符合巴印雙方利益,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願為此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多瓦爾則向王毅表示,帕哈爾加姆恐襲事件造成了印方人員嚴重傷亡,印方需要採取反恐行動。戰爭不是印方的選擇,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印巴雙方將致力於停火,期待盡快恢復地區和平與穩定。

王毅回應稱,中方譴責帕哈爾加姆恐襲事件,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王毅說,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讚賞多瓦爾關於戰爭不是印方選擇的表態,真誠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冷靜克制,通過對話協商妥處分歧,避免局勢升級。中方支持並期待印巴通過磋商實現全面持久停火。這符合印巴兩國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

印巴此次爆發軍事衝突主要源於4月22日發生在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帕哈爾加姆(Pahalgam)地區的恐怖攻擊事件。該事件造成25名印度遊客和1名尼泊爾國民喪生,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組織Lashkar-e-Taiba策劃了此次襲擊,並逮捕了兩名巴基斯坦國民作為嫌疑人。巴基斯坦否認與此事件有關,並將持續的不安定局勢歸咎於印度2019年撤銷喀什米爾自治地位的決定以及更廣泛的壓制行為。  

作為回應,印度於5月6日發動了代號為「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的空襲,目標是巴基斯坦境內和巴控喀什米爾的九個據點,印度聲稱這些地點與Lashkar-e-Taiba等組織有關。巴基斯坦則表示,這些空襲造成至少31名平民死亡,並稱印度的行動是未經挑釁的侵略行為。  

隨後,巴基斯坦於5月10日展開名為「Bunyan al-Marsus」的報復行動,對印度多個城市,包括新德里,進行了無人機和導彈攻擊。雙方的交火導致至少10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王毅 巴基斯坦 印度

延伸閱讀

陸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 王毅:築小院高牆 只會引發新對抗

美關稅戰步步進逼 陸外交部發中英雙語短片:中國不跪!

王毅金磚外長會痛批美國 稱妥協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

王毅晤中亞外長批美關稅 支持6國聯合自強

相關新聞

印巴維持脆弱停火 一度互控違規

印度與巴基斯坦經歷四天激烈交火,十日達成停火協議。印巴一度互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但兩國十一日大致維持脆弱的停火,美國總統...

美國調解斡旋 印、巴同意全面停火

對印度與巴基斯坦自七日來的武裝衝突,美國總統川普十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寫道,經美國調解斡旋下,經過一夜會談後,「印、...

空戰逼近巴國核武中樞 美急介入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本來不願意介入干預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但隨著印巴陷入激烈空戰,空襲行動一度逼近巴國核武指揮部「戰略...

從「不關我們的事」到全力調停印巴衝突 華府態度為何丕變?

印巴衝突迅速落幕,華府態度丕變是關鍵。副總統范斯一開始宣稱,這場衝突「基本上與我們無關」。川普則僅以「遺憾」來形容戰事,...

巴國殲10「A射B導」 實戰奏效 專家:反制擊殺 台無優勢

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宣稱以解放軍殲10C戰機,發射霹靂15長程飛彈,擊落印度「飆風」(Rafale)戰機。專家警告,台灣...

美原本不願干預!紐時曝介入印、巴調停原因 巴基斯坦總理感謝川普

印度與巴基斯坦10日在美國施壓下達成停火,紐時分析,巴基斯坦負責核武的安全單位附近遭空襲,令美方憂心衝突恐引爆核戰,使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