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黃國昌不出席!賴邀在野進行國安簡報 朱立倫將親說明立場

繼任不到1周…以色列稱擊殺伊朗戰時參謀長 「最高指揮官」殉職

MLB/大谷不喝水就切換「二刀流」嚇壞隊友 教頭要他球速收斂點

印巴激戰 封鎖印度穆斯林新聞IG帳號 Meta不願評論

在遭受跨國砲擊後,從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線附近地區撤離的人們,8日在Jammu郊區一所被改造成臨時避難所的大學,排隊領取食物。(路透)
在遭受跨國砲擊後,從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線附近地區撤離的人們,8日在Jammu郊區一所被改造成臨時避難所的大學,排隊領取食物。(路透)

印度巴基斯坦的敵對態勢升級,知名的穆斯林新聞網站@Muslim的帳號註冊者7日表示,Meta應印度政府要求,封鎖@Muslim在印度Instagram的新聞頁面,譴責此舉就是「審查」。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印度的Instagram使用者試圖瀏覽擁有670萬名追蹤者的@Muslim貼文時,會收到「這個帳號在印度無法使用。因為我們遵守一項法律要求,限制此內容」的訊息。

印度政府並未對封鎖@Muslim帳號立即做出回應。巴基斯坦演員與板球選手的社群媒體帳號也遭到封鎖。

@Muslim的帳號註冊者兼總編輯卡塔貝發表聲明說:「我收到數以百計印度追蹤者發出的訊息、電子郵件與留言,說無法連上我們的帳號。」「Meta應印度政府的法律要求,封鎖了@Muslim帳號。這就是審查。」對此,科技巨擘Meta不願發表評論。

@Muslim帳號是Instagram最多人追蹤的穆斯林新聞來源之一,卡塔貝向印度追蹤者道歉說:「當平台與國家試圖讓媒體禁聲時,這告訴我們,我們正在履行我們的職責,追究當權者的責任。」

印度於5月7日發動「辛多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後,南亞兩個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再次處於一觸即發的危險邊緣。印度在黎明前對巴基斯坦六個地點進行空襲,巴基斯坦隨即擊落五架印度戰機,雙方迅速陷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

巴基斯坦「曙光網」8日刊出標題「核武鄰國的鋼索行動」的分析文章。目前,核威懾仍在發揮作用,但極為脆弱。戰略願景研究所主任薩利克警告,印度若對巴基斯坦的報復行動作出回應,可能會使雙方進一步升級。

一位巴基斯坦高級官員表示,兩國目前正走在鋼索上,試圖在展示實力的同時避免全面衝突。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這種平衡極易被打破,任何微小的誤判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另外,印度7日凌晨對巴基斯坦恐怖分子進行精準打擊,回應克什米爾26死恐攻事件後,於全國各地事先選定的區域進行演習,晚上也停電約15分鐘,希望讓民眾藉由演練提升應變能力。

印度在全國各地超過200個地點進行演習,總理辦公室、各國使館等重要機關聚集的德里地區,也有包括醫院、學校、機場、購物中心在內的逾50個地方進行演習。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大城查摩(Jammu)8日晚傳出爆炸聲。圖為爆炸傳出後,查摩市出現停電。(美聯社)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大城查摩(Jammu)8日晚傳出爆炸聲。圖為爆炸傳出後,查摩市出現停電。(美聯社)

巴基斯坦 印度

相關新聞

美國這次真不管!范斯明言不插手印巴衝突:與我們無關

印度與巴基斯坦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表示,對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美國不會介入,並強...

印巴點頭了!美國居間調解 川普喊恭喜:同意全面且立即停火

對印度與巴基斯坦自7日來的武裝衝突,美國總統川普10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寫道,經美國調解斡旋下,在1夜之久的會談後,...

印巴維持脆弱停火 一度互控違規

印度與巴基斯坦經歷四天激烈交火,十日達成停火協議。印巴一度互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但兩國十一日大致維持脆弱的停火,美國總統...

美國調解斡旋 印、巴同意全面停火

對印度與巴基斯坦自七日來的武裝衝突,美國總統川普十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寫道,經美國調解斡旋下,經過一夜會談後,「印、...

印巴衝突升溫!克什米爾再成戰火焦點 核武陰影籠罩南亞

印巴兩國再因克什米爾的問題劍拔弩張!繼4月22日,克什米爾由印度控制的地區,發生26人死亡的恐怖攻擊事件後,印度在當地時間7日凌晨,展開名為「辛多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的攻擊,

空戰逼近巴國核武中樞 美急介入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本來不願意介入干預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但隨著印巴陷入激烈空戰,空襲行動一度逼近巴國核武指揮部「戰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