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湧瞻仰人潮 以色列致哀卻秒刪文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供瞻仰遺容,信徒湧入致敬。(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供瞻仰遺容,信徒湧入致敬。(美聯社)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靈柩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供瞻仰遺容3天,數以千計的信徒趕在教宗安葬前,向他致上最後的敬意。大批信徒23日清晨湧入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排隊等候上午11時開放瞻仰教宗遺容。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來自墨西哥的33歲信徒蒙托亞(Anna Montoya)表示,她決定親自前來道別,因為方濟各對她來說就像「家人」一樣,「我非來不可…感覺就像我認識他一樣。」

43歲羅馬教師阿波利托(Pasquale Apolito)23日一大早來到梵蒂岡,希望在出城前瞻仰教宗遺容,「我不確定能否瞻仰到遺容,但我23日非來不可。23日早上我心中有個聲音告訴我必須前來。」他說,「他是一位善於傾聽、包容的引導者。我們會非常想念他。」

26日的葬禮預料將有成千上萬的信徒到場,美國總統川普、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世界領袖以及英國威廉王子也都將出席。

葬禮結束後,教宗的靈柩將送往他生前常去的羅馬聖母大殿,接著埋入地下,墓碑僅簡單刻上「方濟各」的拉丁文Franciscus;方濟各將成為100多年來,首位長眠於梵蒂岡之外的教宗。

義大利當局正為教宗葬禮進行重大維安部署,尤其25日適逢義大利國定假日。內政部長皮安特多西(Matteo Piantedosi)表示,當局預計將有150到170個外國使節團,以及成千上萬的信徒。

義大利宣布全國哀悼5天,時間比2005年波蘭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去世時的3天還長,但比教宗母國阿根廷宣布的7天短。

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府曾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一則致哀教宗方濟各的貼文,但後來刪除且未說明原因,以色列一家報紙指出,刪文的原因可能與教宗生前批評加薩戰爭的言論有關。

路透報導,已驗證的X平台以色列官方帳號21日曾發文指出:「安息吧,教宗方濟各。願他的記憶成為祝福。」貼文並附有方濟各造訪耶路撒冷西牆的照片。

「耶路撒冷郵報」引述以色列外交部官員說法,教宗曾發表「反以色列言論」,上述貼文係屬「誤發」。

教宗今年1月時也曾稱加薩的人道情況「令人羞恥」,引發羅馬猶太首席拉比指控他「選擇性憤慨」。

以色列聲稱,針對以軍在加薩作戰所提出的種族滅絕指控毫無根據;同時強調,其行動僅對哈瑪斯和其他武裝團體進行追剿。

大批信徒23日清晨湧入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排隊等候上午11時開放瞻仰教宗遺容。(路透)
大批信徒23日清晨湧入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排隊等候上午11時開放瞻仰教宗遺容。(路透)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靈柩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供瞻仰遺容3天。(美聯社)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靈柩23日移靈聖伯多祿大教堂供瞻仰遺容3天。(美聯社)
教宗靈柩已停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美聯社)
教宗靈柩已停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美聯社)

方濟各 教宗

延伸閱讀

教宗方濟各辭世 加薩基督徒最為不捨

教宗方濟各葬禮 日本擬派外務大臣出席

圖表看時事/方濟各逝世…圖解新教宗選舉流程 這些人才有資格參選投票

陳建仁代賴清德悼方濟各 牛煦庭:層級愈高愈好

相關新聞

教宗方濟各喪禮 40萬人參加

梵蒂岡廿六日表示,當天共約四十萬人參加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喪禮。樞機團團長雷伊在殯葬彌撒中說,方濟各是一位走入群眾、並向所有...

教宗喪禮 130國代表團參加

法新社廿五日報導,梵蒂岡表示,包括約五十位國家元首及十位在位君主在內,至少有一三○個外國代表團確認將參加教宗方濟各廿六日...

梵蒂岡閉門會議 5月7日選新教宗

梵蒂岡發言人布魯尼廿八日表示,天主教樞機主教當天在義大利羅馬開會,已訂定五月七日(周三)開始推選新教宗。

路透:教宗選舉將展開 教廷5/7召開樞密會議

梵蒂岡高階消息人士今天透露,羅馬天主教的樞機主教們將自5月7日起召開樞密會議(Conclave),以選出全球教會的新任教...

方濟各曾提給予庇護 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吉現身喪禮

揭密網站「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吉(Julian Assange)26日在羅馬與群眾一同參加教宗方濟各的喪禮。為送教宗最後...

教宗方濟各葬禮落幕…樞密會議預計數日內召開 引外界關注

隨著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盛大葬禮落幕,外界目光焦點轉向預計數日之內召開、旨在選舉天主教會新領袖的樞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