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溫網/謝淑薇錯過第10座大滿貫金盃 遭前搭檔逆轉「銀」恨

台電員工日以繼夜拚復電…21時才吃晚餐 店內客人暖心全買單

中和死亡車禍!機車被公車追撞「妻遭捲車底」 尪載她返家卻陰陽兩隔

教宗方濟各辭世 台灣教友追思禮儀緬懷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辭世,台灣天主教友在今天參與追思禮儀,台北總教區總主教鍾安住追憶,方濟各生前簡樸、關懷弱勢,更曾勉勵不同宗教以善意彼此合作。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昨天辭世,享壽88歲。天主教台北總教區今天上午在台北總主教公署3樓大聖堂,舉行復活8日慶彌撒暨教宗方濟各追思禮儀。

今天上午8時30分左右,就有不少教友到場準備參與禮儀。張小姐語帶哽咽地跟中央社記者分享,自己先前看到教宗走路一拐一拐,就覺得他很辛苦,又有繁重工作,因此感謝天主,免除他肉身的痛苦,讓他卸下重擔,希望他一路平安。

會眾並於8時50分開始陸續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進入會場。在會場右側前方,佈置方濟各照片與蠟燭、鮮花,場面莊重哀戚,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李克勉代表上香、獻花、獻果,表達追悼。

會中,李克勉以「沙灘上的腳印」故事進行分享,在人感到悲痛孤獨的時候,上主仍然愛著人們;教宗方濟各直到離世前,都仍然堅守崗位,甚至還在20日復活節當天進入人群,而非遵照醫囑遠離人群,顯示他也是這樣愛著人們。

台北總教區總主教鍾安住會後受訪回憶,方濟各生前在生活中充分展現自身信仰,以聖人「亞西西的方濟各」為學習對象,不僅生活簡樸、樂於捐款關懷窮人、關心社會邊緣人,更致力為教會革新努力,還曾在主持禮儀時為受刑人洗腳,告訴他們「坐監都是暫時的,出去後要重新做人」,感動不少受刑人。

鍾安住說,方濟各最了不起的就是宗教交談、對各個宗教都保持開放態度,每造訪一地,都會拜訪當地宗教領袖,跟伊斯蘭國家的宗教領袖,也建立良好關係;去年9月台灣宗教和平協進會10多個宗教領袖拜訪梵諦岡,教宗也高興地一一問候不同領袖,要大家合作、以彼此為兄弟姊妹,以善意改善社會風氣。

方濟各生前常被視為近代最「親中」的教宗。李克勉指出,方濟各的本意是普世與博愛,並希望信仰能傳遍全世界,因此哪裡越有困難他就越往哪裡去,但他同時也為自由的地方祈禱。

台北總教區規劃在近期派員前往梵蒂岡,但是以什麼方式過去,仍要與教廷駐台大使館臨時代辦馬德範進一步討論。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表示,自明天起,於每天下午3時在台北總主教公署舉辦慈悲聖時(追思禮儀);亦於公署1樓布置方濟各靈堂,自今天下午3時起,於平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放悼念,至教宗出殯前1日止。

方濟各 教宗

延伸閱讀

影/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逝世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達哀悼

影/教宗方濟各辭世前聖母像「哭了」!網路瘋傳驚奇畫面

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衰竭亡!梵蒂岡曝光遺囑 要求銘文只刻1行字

川普:將與第一夫人一起參加教宗葬禮

相關新聞

教宗方濟各喪禮 40萬人參加

梵蒂岡廿六日表示,當天共約四十萬人參加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喪禮。樞機團團長雷伊在殯葬彌撒中說,方濟各是一位走入群眾、並向所有...

方濟各遺囑 要求墓穴樸實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廿一日去世,靈柩廿三日移往聖伯多祿大殿供信眾瞻仰,葬禮訂廿六日舉行。方濟各在遺囑中指定長眠地,表明墓...

當年我在梵蒂岡看到白煙選出教宗方濟各 馬英九伉儷出席就職禮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1日辭世,各國都表哀悼;12年前,本報記者守候在聖伯多祿廣場前,看著西斯汀教堂的白煙冉冉升起時,廣...

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衰竭亡!梵蒂岡曝光遺囑 要求銘文只刻1行字

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八十八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的死因是腦中風導致昏...

方濟各 打破教宗常規的激進領袖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廿一日辭世。法新社報導,方濟各作風前進、捍衛弱勢族群、與傳統派對立,堪稱「打破教宗常規的激進領袖」。美聯...

潘帕斯雄鷹的教皇:教宗方濟各與梅西二三事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2013年登上羅馬主教之位時,便創下許多先河——他是第一位來自美洲、來自南半球的教宗,是自西元741年,敘利亞出生的教宗額我略三世(Sanctus Gregorius PP. III)逝世之後,1,300年以來首位的非歐洲人擔任普世教會最高教長。而這名阿根廷教皇身上,始終帶著濃烈的阿根廷色彩,從他的飲食習慣,到他對足球的公開熱愛,還有他對於足球史上唯一的GOAT究竟是誰,給出的認真且充滿教宗特色的評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