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老狐狸」蕭雅全遭控性騷!劉冠廷哽咽首發聲:震驚

內唐亞胡拋震撼彈:川普去年競選2度遇暗殺 「伊朗是主謀」

攸關75萬租屋族 中央函租金補貼須自籌40% 北市痛批:亂搞

會考作文考倉鼠怎麼拿高分?老師舉3點關鍵:不能只有感覺 要敢思辨

114會考國文寫作測驗以倉鼠為題。 圖/台灣師大心測中心
114會考國文寫作測驗以倉鼠為題。 圖/台灣師大心測中心

今(2025)年會考國文寫作測驗,作文題目是兩張圖片,左圖中有兩隻倉鼠,一隻在籠內跑滾輪、一隻想逃出籠子,右圖並提供「盲目、冒險、沉溺、自由、選擇、牢籠」等六個詞彙,讓考生選擇一詞彙說明圖中的情境,並結合生活中的觀察或個人經驗寫下感受或想法。

對此,臉書粉專「健人就是教勤-宋重機的教學日記」指出,國三的考生們面對的不是一篇命題作文,而是一場關於「人生選擇」與「內在掙扎」的思辨挑戰。老師認為考題相當有趣,以圖像結合詞語聯想寫作的方式命題,不僅考驗聯想能力,也高度要求其思辨深度、結構表達及價值反思能力。

老師強調作文要拿高分,關鍵在這三點:

一、有想法,不只是有感覺

例如:選擇「自由」,不只是說「我覺得自由很好」就好,要探討到自由的背後要付出什麼代價,「不能僅流於表面頌讚,而應結合籠中與籠外的代價、責任或選擇困境,展現思考層次」。

二、有經驗,不只是拼貼寫

需搭配生活經驗或他人故事(如學生壓力、家庭選擇、社群沉溺等),較能引起共鳴、提升說服力。開頭點出主題,接著舉例說明(生活/社會),再對比延伸,最後結論呼應主旨。

三、有畫面,不只是用修辭

善用對比與象徵,將兩隻倉鼠作為象徵,形成對照,如「安逸vs掙脫」、「盲目循環vs清醒選擇」等,深化主題。

例如「有些人跑了一輩子的滾輪,才發現那不是自由,是習慣的牢籠。」讓句子呈現畫面感。

最後,老師提到今年的會考作文題目,不僅是考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也是考驗孩子們敢不敢去思考,「不是寫字工,是思辨者;不是小心翼翼避錯,而是勇敢說出怎麼看世界」。

國文科 國中教育會考 倉鼠 114會考

延伸閱讀

整理包/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114會考寫作/考生見作文題愣了!2隻倉鼠開啟不同「鼠生」…完整試題公布

114會考/考生快拜!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到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114會考寫作/不再是講「漂亮廢話」 教師揭高分關鍵

相關新聞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114國中會考落幕,成績公布後就要開始選填志願了。除了依照成績參考落點分析外,也提倡不要被名校迷思綁住、鼓勵學生選擇社區高中就讀,因此通勤時間也是需要納入選校考量的重要一環。台北市、新北市有哪些高中職離捷運站近?《聯合新聞網》整理雙北捷運站附近的公私立高中,讓學生和家長們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找出最理想的學校。

會考後只能耍廢3個月?國文老師提議做「5件事」充實自我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學生們從考試壓力中解放,大肆慶祝,但是在玩樂後,卻也好像失去了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不用被逼著讀書考試,很容易就讓大好時光白白溜走。

會考該用原住民加分?她想上雄女怕被譴責 網一面倒:成功者不會浪費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6月6日成績出爐,考生短暫放鬆後又將面臨選校難題。一名學生會考後覺得自己成績比模擬考低,但如果用原住民身分加分的話,可能可以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但又擔心用了加分會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對此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勸她用加分。

會考作文「2倉鼠+6詞」一堆考生傻了!飼主見圖狂搖頭:錯誤印象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落幕,本次作文題目僅放上「兩隻倉鼠與六個詞彙」請考生自由發想,不少人哀嚎「很後悔沒養倉鼠」,連器材名稱甚至倉鼠二字都寫不出來。更有趣的是這次話題熱度不限於考生,也在許多「養鼠人」之間引發討論,部分網友指出倉鼠不宜合籠飼養,圖片容易加深錯誤觀念「這出題的一定沒養過倉鼠」。

會考作文考倉鼠怎麼拿高分?老師舉3點關鍵:不能只有感覺 要敢思辨

今(2025)年會考國文寫作測驗,作文題目是兩張圖片,左圖中有兩隻倉鼠,一隻在籠內跑滾輪、一隻想逃出籠子,右圖並提供「牢籠、自由、盲目、選擇、冒險、沉溺」等六個詞彙...

會考國文出現世足賽程!一票考生中阿根廷陷阱 網見答案笑:出題者沒看球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昨(18日)落幕,除了眾所矚目的國文作文題目外,國文的考題也受到網友們熱議。根據網友曬出的國文考題,有一題貼出世足16強賽賽程,並要求考生依據賽程表推斷,冠軍、亞軍、季軍最有可能的組合為何?此文一出,有網友質疑跟國文領域無關;也有球迷秒答對,也感嘆此題對球賽毫無興趣的考生不利,但有網友解答,此題考的其實是「邏輯推論」,並不需要了解體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