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英文/克漏字題組 考驗閱讀速度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昨天結束,由於午後雷陣雨來襲,台北考生在最後一堂英聽應試後開心步出試場,在陣雨中仍掩不住喜悅開心的心情。記者潘俊宏/攝影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昨天結束,由於午後雷陣雨來襲,台北考生在最後一堂英聽應試後開心步出試場,在陣雨中仍掩不住喜悅開心的心情。記者潘俊宏/攝影

國中教師認為,今年國中會考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試題難易適中,最後的克漏字題組題目長,但其實當中也夾雜容易作答的題目,鼓勵學生作答時不能放棄。英聽測驗則結合各種生活情境,還可聽到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垃圾車」音樂。

英文科補教老師林熹分析,今年英文科中間偏易,難題則落在最後題組卅八至四十三題,考時態亦考文意,但都屬於「延後出處」考題,光看問題選項會較茫然,多要閱讀完整篇文章才能作答,對於閱讀速度慢的學生會較吃力。

新北市永和國中英文教師蔡鈺伶認為,閱讀題組延續往年方向,題材豐富、主題多元,除了常見的短文,還有社交媒體對話。考題首次出現英國政治諷刺漫畫,還有納入城市旅遊卡圖文資訊、在自家農場打工經驗等。還有第廿九、卅的圖文題,描述復活島居民為搬運巨石砍伐樹木,後來生態被破壞,最後一棵樹倒下時,也是居民消失的時候,呼籲珍惜大自然。

蔡鈺伶說,最後的克漏字題組通常是學生最弱的部分,看到題目那麼長,有可能會先放棄,但她鼓勵學生作答時不能放棄,該題組也有夾雜容易作答的題目。張姓考生表示,克漏字難度有降低、不會太難,班上也有考生提早考完交卷。

李姓考生說,這次英語科單選題目包含時態、主被動等考題,算滿簡單,單字不會太艱深,題組閱讀雖有部分專有名詞,反覆多看幾遍很快就能融入情境。宋姓考生說,這次題型中規中矩,和平常做的練習題型差不多,在答題上比較有把握。

台南市忠孝國中英文教師莊筱芸認為,今年英聽測驗為了讓學生更了解語境,除了適時搭配音效,談話者更會透過語氣表達情緒,幫助學生了解內容。取材方面都以學生生活情境為主,包含學鋼琴、父親節慶祝計劃、購物清單。

國中教育會考 114會考

延伸閱讀

114會考/考生快拜!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到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整理包/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114會考/近3年來最具鑑別度考題!專家估錄取分數下修 建中34.6、北一女33.8

114會考英文/首次出現「英國政治諷刺漫畫」師評難易適中 垃圾車音樂入英聽考題

相關新聞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114國中會考落幕,成績公布後就要開始選填志願了。除了依照成績參考落點分析外,也提倡不要被名校迷思綁住、鼓勵學生選擇社區高中就讀,因此通勤時間也是需要納入選校考量的重要一環。台北市、新北市有哪些高中職離捷運站近?《聯合新聞網》整理雙北捷運站附近的公私立高中,讓學生和家長們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找出最理想的學校。

會考後只能耍廢3個月?國文老師提議做「5件事」充實自我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學生們從考試壓力中解放,大肆慶祝,但是在玩樂後,卻也好像失去了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不用被逼著讀書考試,很容易就讓大好時光白白溜走。

會考該用原住民加分?她想上雄女怕被譴責 網一面倒:成功者不會浪費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6月6日成績出爐,考生短暫放鬆後又將面臨選校難題。一名學生會考後覺得自己成績比模擬考低,但如果用原住民身分加分的話,可能可以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但又擔心用了加分會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對此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勸她用加分。

會考作文「2倉鼠+6詞」一堆考生傻了!飼主見圖狂搖頭:錯誤印象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落幕,本次作文題目僅放上「兩隻倉鼠與六個詞彙」請考生自由發想,不少人哀嚎「很後悔沒養倉鼠」,連器材名稱甚至倉鼠二字都寫不出來。更有趣的是這次話題熱度不限於考生,也在許多「養鼠人」之間引發討論,部分網友指出倉鼠不宜合籠飼養,圖片容易加深錯誤觀念「這出題的一定沒養過倉鼠」。

會考作文考倉鼠怎麼拿高分?老師舉3點關鍵:不能只有感覺 要敢思辨

今(2025)年會考國文寫作測驗,作文題目是兩張圖片,左圖中有兩隻倉鼠,一隻在籠內跑滾輪、一隻想逃出籠子,右圖並提供「牢籠、自由、盲目、選擇、冒險、沉溺」等六個詞彙...

會考國文出現世足賽程!一票考生中阿根廷陷阱 網見答案笑:出題者沒看球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昨(18日)落幕,除了眾所矚目的國文作文題目外,國文的考題也受到網友們熱議。根據網友曬出的國文考題,有一題貼出世足16強賽賽程,並要求考生依據賽程表推斷,冠軍、亞軍、季軍最有可能的組合為何?此文一出,有網友質疑跟國文領域無關;也有球迷秒答對,也感嘆此題對球賽毫無興趣的考生不利,但有網友解答,此題考的其實是「邏輯推論」,並不需要了解體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