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寫作/考生見作文題愣了!2隻倉鼠開啟不同「鼠生」…完整試題公布

此次會考寫作測驗的出題者給予考生兩張圖片,要學生觀察籠中兩隻倉鼠的不同狀態,並從六個詞彙中選擇一個作為寫作主軸,進行敘述與思辨。示意圖/Ingimage
此次會考寫作測驗的出題者給予考生兩張圖片,要學生觀察籠中兩隻倉鼠的不同狀態,並從六個詞彙中選擇一個作為寫作主軸,進行敘述與思辨。示意圖/Ingimage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今(18日)正式落幕,而歷年備受矚目的國文寫作測驗(作文)題目,今年同樣不負眾望。此次出題者給予考生兩張圖片,要學生觀察籠中兩隻倉鼠的不同狀態,並從六個詞彙中選擇一個作為寫作主軸,進行敘述與思辨。

17日寫作測驗一結束,不少考生便湧上Threads抱怨,直呼一看到題目就愣住,「真的太抽象了」、「作文打開我真的傻眼。應該不是只有我寫很爛對吧」、「大家作文猜題都猜AI,心測中心:去吧倉鼠」、「鈴一響我打開作文題本,驚掉了下巴」、「回家的會考生看著自己家裡的倉鼠:你洩題喔」。

看到畫面和牢籠、自由等關鍵字,有許多網友瞬間聯想到知名動漫《進擊的巨人》,說起經典台詞,樂喊:「牆的對面是自由」、「出題老師應該是巨人粉吧」、「時間夠多的話,我可以寫幾萬個字沒問題」、「每個人作文的開頭都是:『那一天,人類想起了被支配的恐懼』」、「會考的作文題目證明了兩件事,一、我沒看進擊的巨人是錯的,二、多看動漫是有益於考試的」。

也有人當場忘記「倉鼠」怎麼寫,只好用天竺鼠、老鼠代替;更有考生焦慮的表示,自己不只選了一個詞彙來寫,擔心因此被扣分。然而,隨著18日正式公布的考題揭曉,可以看到題目說明處並未明確限制只能選擇一個詞語。

本次會考寫作測驗試題共由兩張圖構成:圖一是一個箱籠,內有一隻小動物正在類似滾輪的裝置上活動,另一隻小動物則正準備跨出箱籠的門;圖二則列出了「牢籠、自由、盲目、選擇、冒險、耽溺」等六個詞彙。試題說明要求考生觀察圖一,並從圖二中挑選「較能說明圖一情境的詞彙」作為寫作依據,同時也建議考生先說明所選詞彙與圖一之間的關聯,再就選定的詞彙及圖像詮釋,結合生活觀察或個人經驗,表達自身的感受與想法。

圖/心測中心提供
圖/心測中心提供

對此,也有許多老師針對該題目解析,國文老師廖榆家表示,這題雖貼近生活、取材不難,但要寫得深刻不易,對感受力不足的考生來說,拿高分仍具挑戰。東石國中國文教師李育靜認為,這題能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圖像與語詞進行思辨與表達,兼具素養導向與生命教育意涵。國文科補教老師陳蒂則指出,近年寫作測驗重心已非堆砌漂亮辭藻,而是側重學生表述感受、應用邏輯思辨,要求學生表達對事件的看法,並以個人經驗支持立場,該題目的關鍵在於重新定義、詮釋選擇的詞彙。

考題 國文科 國中教育會考 動物 倉鼠 作文 114會考

相關新聞

114會考/國中會考第二天考3科 下午2時公布試題、答案

今天國中會考第二天,一共考3科,上午8時30考自然科,上午10時30分考英語閱讀,接著中午12時05分考英語聽力。

114會考/考生快拜!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中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於今(18日)正式落幕,完整五科試題與解答也於中午公開。考試一結束,就有考生熱議會考的題目竟然被台灣YouTuber阿滴「預測」到?…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114國中會考落幕,成績公布後就要開始選填志願了。除了依照成績參考落點分析外,也提倡不要被名校迷思綁住、鼓勵學生選擇社區高中就讀,因此通勤時間也是需要納入選校考量的重要一環。台北市、新北市有哪些高中職離捷運站近?《聯合新聞網》整理雙北捷運站附近的公私立高中,讓學生和家長們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找出最理想的學校。

會考後只能耍廢3個月?國文老師提議做「5件事」充實自我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學生們從考試壓力中解放,大肆慶祝,但是在玩樂後,卻也好像失去了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不用被逼著讀書考試,很容易就讓大好時光白白溜走。

會考該用原住民加分?她想上雄女怕被譴責 網一面倒:成功者不會浪費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6月6日成績出爐,考生短暫放鬆後又將面臨選校難題。一名學生會考後覺得自己成績比模擬考低,但如果用原住民身分加分的話,可能可以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但又擔心用了加分會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對此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勸她用加分。

會考作文「2倉鼠+6詞」一堆考生傻了!飼主見圖狂搖頭:錯誤印象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落幕,本次作文題目僅放上「兩隻倉鼠與六個詞彙」請考生自由發想,不少人哀嚎「很後悔沒養倉鼠」,連器材名稱甚至倉鼠二字都寫不出來。更有趣的是這次話題熱度不限於考生,也在許多「養鼠人」之間引發討論,部分網友指出倉鼠不宜合籠飼養,圖片容易加深錯誤觀念「這出題的一定沒養過倉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