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捲不實連署案!黃呂錦茹無罪答辯失效 與初文卿、姚富文全再羈押禁見

發現海漂豬屍!金門驗出非洲豬瘟 豬肉產品暫停輸台1周

冰塊不夠用?日本媽用家中常見2物製冰 網讚:今年夏天就這麼做

114會考自然/任天堂Switch入題!難度中間偏易 考生怨:敘述落落長

國中會考第二天。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會考第二天。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會考第二天,第一節自然科,考題50題,均單選題。考生說今年自然科基礎題很多,比起模起考題目相對簡單「有點傻眼,一時反應不過來」,還有考生反映題組字太多「跟數學一樣」,敘述落落長,要仔細耐心讀完,作答才會正確,自然科A的分數標準會拉高。

三民國中考生謝沅修說,自然科題目偏簡單,但43題以後是題組,字太多,其中第47題問了快一整頁,主要考理化力學概念,題目提到磅秤和綠色蒜頭的實驗,還有圖表,必須先拆解圖表,不然會被誤導,算陷阱題,非常考驗細心度。

考生葉奉和說,自然科考題偏生活化,有一題是拿新聞事件中的任天堂Switch遊戲卡匣加了「苯甲地那銨」化學物質,應把卡匣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避免誤食,求出百萬分點濃度,這題很貼近時事。

許育瑋說,最後一題月亮繞地球半圈,地球自轉幾圈,答案選項看了很好笑了,因為太荒謬,很快確定不是答案,但如果熟悉度夠很好作答,不過他忍不住抱怨題組敘述太長了,都搞不清楚考語文能力?還是考自然?

鳳西國中考生賴靖偉說,還有一題古董顯微鏡,針對古董顯微鏡構造描述。請比較古董顯微鏡和現代顯微鏡,哪一個構造的功能差異最大,還好以前上過顯微鏡的實際操作,很好寫。

蘇羿蓁說,印象較深是鋅銅電池的鋅和銅片面積大小,和影響電壓、電流、電功率的差異,這題字很多,寫起來有點麻煩,必須要一個一個選項核對,才能找出正確答案。

國中會考第二天。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會考第二天。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 114會考

延伸閱讀

114會考自然/素養題多、題幹長 生物有陷阱!多數考生稱「比模擬考簡單」

114會考自然/圖表題多…考題有陷阱 考生:差點被騙失分

114會考/國中會考第二天 教育部預計下午公布試題及參考答案

114會考/國中會考第二天登場 6月6日寄發成績單

相關新聞

114會考/國中會考第二天考3科 下午2時公布試題、答案

今天國中會考第二天,一共考3科,上午8時30考自然科,上午10時30分考英語閱讀,接著中午12時05分考英語聽力。

114會考/考生快拜!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中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於今(18日)正式落幕,完整五科試題與解答也於中午公開。考試一結束,就有考生熱議會考的題目竟然被台灣YouTuber阿滴「預測」到?…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114國中會考落幕,成績公布後就要開始選填志願了。除了依照成績參考落點分析外,也提倡不要被名校迷思綁住、鼓勵學生選擇社區高中就讀,因此通勤時間也是需要納入選校考量的重要一環。台北市、新北市有哪些高中職離捷運站近?《聯合新聞網》整理雙北捷運站附近的公私立高中,讓學生和家長們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找出最理想的學校。

會考後只能耍廢3個月?國文老師提議做「5件事」充實自我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學生們從考試壓力中解放,大肆慶祝,但是在玩樂後,卻也好像失去了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不用被逼著讀書考試,很容易就讓大好時光白白溜走。

會考該用原住民加分?她想上雄女怕被譴責 網一面倒:成功者不會浪費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6月6日成績出爐,考生短暫放鬆後又將面臨選校難題。一名學生會考後覺得自己成績比模擬考低,但如果用原住民身分加分的話,可能可以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但又擔心用了加分會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對此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勸她用加分。

會考作文「2倉鼠+6詞」一堆考生傻了!飼主見圖狂搖頭:錯誤印象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落幕,本次作文題目僅放上「兩隻倉鼠與六個詞彙」請考生自由發想,不少人哀嚎「很後悔沒養倉鼠」,連器材名稱甚至倉鼠二字都寫不出來。更有趣的是這次話題熱度不限於考生,也在許多「養鼠人」之間引發討論,部分網友指出倉鼠不宜合籠飼養,圖片容易加深錯誤觀念「這出題的一定沒養過倉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