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校長之子/求學只求60分 中山女高校長大四兒擁10家店

總冠軍賽最迷人的Game7!七大面向看溜馬如何逆襲登頂

果粉換iPhone真正原因曝光 不是AI、更厲害的相機…而是它

114會考數學/非選結合公民、圖表題複雜 考生稱「計算不難」:難的是讀懂題目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第一天登場。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第一天登場。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會考第一天數學考完,考生喊「計算超多」,但計算不難,難的是理解題目,細心讀懂才能拿高分,今年大魔王題落在23題的圓周角,有考生畫出一條輔助線,成功求出答案。

七賢國中考生洪浩予說,數學全部25題,由淺到難,從20題過後浮現難易鑑別度,尤其第23題算是有難度,幾何圓周角計算含量低,解題需要技巧,最後他想出畫一條輔助線,成功從兩個三角形中,找出等腰三角形,找到新三角形,才順利求出角度。

洪浩予說,另還出了一題素養題,題目給出自行車齒輪比,包含前齒輪和後齒輪比,齒輪比愈大阻力愈大,求出哪個阻力大,其實計算偏簡單,但必須先讀懂題目,就能算出來。

七賢國中王宥翔說,今年統計圖表算是比較特殊,一題選擇、一題非選,其中考到政府政策,並做出民調,分別表態贊成和不贊成,圖表相當複雜,必須計算調查數據呈現的贊成比例有多少,因為專有名詞很多,例如人數占比、調整比率等,讀懂題目花了不少時間。

五福國中林祐霆也說,第22至24題,讀題過程比較複雜,需要有耐心解題,不需用到高深的數學技巧,只要用課內學到的計算能力即可。像是有一題早餐題,給了產品、套餐組合,要計算出套餐銷售額,題目很複雜,但弄懂題目,很快就算出答案。

印象比較深刻題目是非選擇題,結合選舉公民議題,把數學應用在實際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出題方式,字數很多,但計算不難,仔細閱讀即可,列出正確基本算式的二元一次方程式,就可成功解題。

五福國中朱冠達補充說,題目內容主要是調查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對於候選人選舉的政見滿意度調查,每個年齡層,取樣的比例都不一樣,和實際可以投票的年齡層的抽樣比例也不一樣,題目就要學生去算出調整比例的多少,再去求出第二題非選擇題問題的答案。

照次數學考科涵蓋圓周角、幾何、圖表閱讀、二元一次方程式、代數,考生普遍認為,數學難易適中,計算不難,題目大抵都是課內題,沒有超出國中數學範圍,但內容繁雜,需要細心讀懂,才能拿高分。

七賢國中考生洪浩予受訪提到數學考科難度適中。記者郭韋綺/攝影
七賢國中考生洪浩予受訪提到數學考科難度適中。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會考數學考完,考生在高雄女中活動中心休息。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中會考數學考完,考生在高雄女中活動中心休息。記者郭韋綺/攝影

數學科 國中教育會考 114會考

延伸閱讀

不斷更新/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114會考/社會科疑考生作弊、試圖取得隔壁學生答案 可能下場曝

114會考/國中教育會考登場 共17.5萬人應試

114會考/嘉義區國中會考酷熱應試 少子化…考生較去年少近5百人

相關新聞

114會考/國中會考第二天考3科 下午2時公布試題、答案

今天國中會考第二天,一共考3科,上午8時30考自然科,上午10時30分考英語閱讀,接著中午12時05分考英語聽力。

考生注意!國中教育會考今登場 應考注意事項一次看

114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全國18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17.5萬人,首日依序考社會、數學、國文、寫作測驗,上午...

114會考/考生快拜!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中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於今(18日)正式落幕,完整五科試題與解答也於中午公開。考試一結束,就有考生熱議會考的題目竟然被台灣YouTuber阿滴「預測」到?…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114國中會考落幕,成績公布後就要開始選填志願了。除了依照成績參考落點分析外,也提倡不要被名校迷思綁住、鼓勵學生選擇社區高中就讀,因此通勤時間也是需要納入選校考量的重要一環。台北市、新北市有哪些高中職離捷運站近?《聯合新聞網》整理雙北捷運站附近的公私立高中,讓學生和家長們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找出最理想的學校。

會考後只能耍廢3個月?國文老師提議做「5件事」充實自我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學生們從考試壓力中解放,大肆慶祝,但是在玩樂後,卻也好像失去了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不用被逼著讀書考試,很容易就讓大好時光白白溜走。

會考該用原住民加分?她想上雄女怕被譴責 網一面倒:成功者不會浪費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6月6日成績出爐,考生短暫放鬆後又將面臨選校難題。一名學生會考後覺得自己成績比模擬考低,但如果用原住民身分加分的話,可能可以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但又擔心用了加分會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對此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勸她用加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