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witch 2台灣開賣啦!凌晨首賣會排隊人潮直擊 他這時間搶到頭香現貨

三星推「平價版摺疊機」Galaxy Z Flip7 FE!親民價格免3萬 規格一次看

川普公布最新一輪關稅稅率6國上榜 台灣未在名單上

114會考/國中教育會考登場 共17.5萬人應試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考場學校打出會考生加油的祝福。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考場學校打出會考生加油的祝福。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明天登場,共17萬5247人報名,是台灣規模最大考試,攸關國中升高中職權益。教育部提醒考生提早出門,留意應試文具和試場規則。首日考試上午8時30分起依序考社會、數學、國文與寫作測驗,明天考自然、英語(閱讀)及英語(聽力)。全國試務會提醒為避免手機可能因災防告警訊息服務發出聲響,造成違反試場規則,考生切勿隨身攜帶手機進入試場,建議將手機交給陪考家長保管。

教育部近日在社群網站臉書粉絲專頁貼出「考生特別版文昌帝君靈籤」祝福考生,也提醒出發前再確認一次准考證、應試文具是否帶齊;考試時手機要確實關機,放在指定臨時置物區,更重要的是吃飽、睡飽,保持平常心,發揮自己節奏。

國中教育會考主要目的是鑑定國中3年學力,作為高中職補救教學依據,測驗難度設定為「難易適中」,計分採「標準參照」3等級制,各科成績區分為精熟、基礎與待加強,寫作測驗1到6級分。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教育部近日在社群網站臉書粉絲專頁貼出「考生特別版文昌帝君靈籤」祝福考生,一名考生進場應試前,親友家長為他做考前禱告。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教育部近日在社群網站臉書粉絲專頁貼出「考生特別版文昌帝君靈籤」祝福考生,一名考生進場應試前,親友家長為他做考前禱告。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明天登場,共17萬5247人報名,是台灣規模最大考試,攸關國中升高中職權益。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明天登場,共17萬5247人報名,是台灣規模最大考試,攸關國中升高中職權益。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首日考試上午8時30分起依序考社會、數學、國文與寫作測驗,進入試場前考生們相互玩鬧打氣,紓解緊張壓力。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首日考試上午8時30分起依序考社會、數學、國文與寫作測驗,進入試場前考生們相互玩鬧打氣,紓解緊張壓力。記者林俊良/攝影

114會考

延伸閱讀

114會考/嘉義區國中會考酷熱應試 少子化…考生較去年少近5百人

114會考/國中教育會考登場 17.5萬人應試

不斷更新/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114會考/國中教育會考今登場 注意事項一次看 「國家級警報響」也算違規

相關新聞

114會考/國中會考第二天考3科 下午2時公布試題、答案

今天國中會考第二天,一共考3科,上午8時30考自然科,上午10時30分考英語閱讀,接著中午12時05分考英語聽力。

考生注意!國中教育會考今登場 應考注意事項一次看

114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全國18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17.5萬人,首日依序考社會、數學、國文、寫作測驗,上午...

114會考/考生快拜!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中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於今(18日)正式落幕,完整五科試題與解答也於中午公開。考試一結束,就有考生熱議會考的題目竟然被台灣YouTuber阿滴「預測」到?…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114國中會考落幕,成績公布後就要開始選填志願了。除了依照成績參考落點分析外,也提倡不要被名校迷思綁住、鼓勵學生選擇社區高中就讀,因此通勤時間也是需要納入選校考量的重要一環。台北市、新北市有哪些高中職離捷運站近?《聯合新聞網》整理雙北捷運站附近的公私立高中,讓學生和家長們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找出最理想的學校。

會考後只能耍廢3個月?國文老師提議做「5件事」充實自我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學生們從考試壓力中解放,大肆慶祝,但是在玩樂後,卻也好像失去了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不用被逼著讀書考試,很容易就讓大好時光白白溜走。

會考該用原住民加分?她想上雄女怕被譴責 網一面倒:成功者不會浪費

114國中教育會考落幕,6月6日成績出爐,考生短暫放鬆後又將面臨選校難題。一名學生會考後覺得自己成績比模擬考低,但如果用原住民身分加分的話,可能可以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但又擔心用了加分會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對此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勸她用加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