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斯訪印度拋線索 駐美學者:台灣須為艱難談判做準備

美國副總統范斯日前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雙方並敲定「新的現代貿易協定」談判的參考範圍,被視為兩國談判的重大進展,范斯也在印度發表演說;前立委、現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許毓仁點出5個觀察重點,提醒台灣必須為更艱難的談判做好準備。
范斯日前與莫迪會面,白宮22日舉行記者會,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稱兩國達成貿易協定談判的參考範圍,這是非常重大的進展(a big deal),並稱印度在關稅和非關稅障礙上,長期剝削美國,現在得以達成共識,等於是談判繼續前進的架構;范斯並在印度發表演說,強調強化美印兩國關係。
許毓仁認為,他從范斯的演講中觀察到5重點,值得台灣參考。
首先,許毓仁認為,台灣應與成長地區戰略保持一致,指范斯稱讚印度「對增長和科技的信心」,與他所描述西方對未來的悲觀主義形成強烈對比,認為台灣必須更強調成長。
許毓仁說,台灣應積極倡導創新生態系統、國防產業升級和人口復原力,將自己定位為建立下一波繁榮的合作夥伴,而非持續擔憂區域的經濟安全。
此外,許毓仁指出,范斯在演說中強調美國與印度舉行的軍事演習比與其他國家舉行的軍事演習都多。這為尋求更深層安全關係的合作夥伴設定出新的標準。
許毓仁認為,即使簽署正式條約仍然具有政治敏感性,台灣也必須有效加強與美國的國防合作,包括聯合訓練、互操作性計劃、網路演習和協調後勤,持續深化防衛安全合作。
第三,許毓仁表示,范斯也談到擴大美印在高科技和能源領域的合作,台灣同樣應確保自己對美國不可或缺,讓台灣能參加美國的科技和能源戰略,包括將台灣企業定位為美國能源儲存技術、微電子和下一代製造供應鏈的關鍵合作夥伴。
第四,許毓仁表示,盡管范斯讚揚印度,但他也暗示將採取「公平第一」的貿易方針,可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再平衡貿易 (rebalance trade)的延伸;許毓仁說,如果出現新的貿易談判,台灣恐將面臨更大的市場准入、直接投資和監管協調壓力。
許毓仁說,台灣對此不該採取防禦態度,而應主動提出戰略權衡,在關鍵領域建立合資企業、於美國各州設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及加強互惠市場開放。
最後,許毓仁認為,應積極讓台灣加入印太安全架構 (Indo-Pacific Security Architecture),尤其范斯對四方安全對話 (QUAD)和印度領導地位表達強烈支持,顯見印太框架仍將是美國政策核心;台灣雖然非四方安全對話的成員,但可以透過協調人道援助和救災、參與印度-太平洋網路防禦和海上韌性對話,並與四方成員智庫和機構做策略對話,來強化參與。
許毓仁表示,對台灣來說,美方的訊息很明確:光是生存是不夠的;台灣的貢獻和科技相關性必須重新定義台灣與世界的互動,台灣不能僅僅作為民主前哨來請求支持,必須成為未來印太秩序建構的重要合作夥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